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时候,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宁波地方欢度中秋节,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说起原由,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南宋宁宗时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弥远,是明州(今宁波)人。他权势日盛,专权多年,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但他热爱故土。每年夏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总要从京城临安(今杭州)赶回宁波,与亲属团聚,与民同乐,一起赛龙舟,赏明月,吃月饼,共庆团圆。
有一年,中秋节前夕,史弥远因处理朝廷公务,迟了一天,骑马急急赶回明州,行至中途,因急于赶路,马又失蹄,坐骑受伤,只好回宿绍兴。等到第二天赶到明州,已是八月十六日了。
史弥远心中非常苦恼。因为年年中秋,都如期赶到,今年中秋迟了一天,不能与民同乐了。谁知明州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从早思盼到夜晚,还不见史弥远回来,就一直未过中秋,等着他回来。直到八月十六日,史弥远赶到,才一起欢欢喜喜,共庆中秋佳节。从此以后,明州百姓就把每年夏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的风俗,改为八月十六日。一直从南宋延续到现在。
杭州人过春节究竟有哪些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浙江各地的风俗与全国一样,新春佳节也特别隆重、热闹、庆祝活动以吉祥为核心,丰富多彩;主要有放爆仗、拜年、吃年糕等吉祥风俗。
1、初一必讲吉利话: 《西湖浏览志》载,明代杭州等地春节每家每户在厅堂上把柏树的枝杆插在柿饼上,下面以大桔子托住,应“百事大吉”之句;因为柏、柿、桔即“百事吉”谐音。
2、小年夜的习俗: 苏杭一带把正月初三作为“小年夜“的习俗,这一天不能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这天每户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备香火,素菜供奉于井栏旁,并将除夕在井栏上新贴的红纸封条揭去,名曰:“开井”。 新年初五,杭州的一般居民家家户户购买“寸金糠”供祖宗,讨个“日进寸金”的吉利。
浙江象山七月风俗?
七月半”是象山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
爵溪称为“神赛会”
石浦东门称为“太平节”
定塘周岙村称为“鬼节”
涂茨钱仓称为“七月半节”
珠山村称“中之节”
象山“七月半”会是一次民间艺术大汇串,仪式极其隆重,规模宏大,范围广泛。因农历七月,渔、农、商各行劳毕思逸,亲朋好友就以聚会的形式庆祝丰收,并祈求菩萨赐恩于民吉祥平安,保佑来年再获丰收;另外,也有祭祀祖宗,保佑全家幸福安康、消祸免灾以及祭奠亡灵的含义。
浙江独有的节日风俗是什么?
浙江独有的节日风俗有
1、乌米饭:“乌米饭”是最受老人和孩子们喜爱,龙泉人往往在立夏前几天就开始张罗着和家人一起享用了。
2、灰鸭蛋:是用草木灰制作的,当地有“立夏腌蛋,端午吃蛋”的习俗,把鸭蛋放入草木灰和黄泥之中腌制一个月左右,就成为了特色的“灰鸭蛋”。
3、串蚕豆:是用一根棉线,串满蚕豆挂在脖子上,长长的蚕豆项链可以玩上一天。
4、斗蛋:嵊州人在立夏这一天有斗蛋的风俗。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后,再套上已经编制好的丝网袋,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孩子们就三五成群,开始了“斗蛋”游戏。
5、吃红枣鸡蛋:一大早,家中的主妇便把红枣洗净入锅煮至七八分熟,然后打入两个鸡蛋,加一些红糖,直至鸡蛋成荷包蛋状,一碗香喷喷的红枣鸡蛋便大功告成了,喝一口浓浓的红枣汤,咬一口松软的鸡蛋,甜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