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端午节。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喜爱,娅娅零一直在努力通过自己的细微之力来为传统文化发声,娅娅零自知力量薄弱,所做之事虽然微乎其微,但仍旧想尊崇内心的热爱继续坚持。
当了解到“又及手作”朱婷的故事后,娅娅零自愧不如之外更多的是钦佩。
手工艺传达者
朱婷曾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任职于北大,却为了追寻心中的那股热爱,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传达者,前后涉足70余古镇村寨,而后创办了“又及手作”。
为何想创办“又及”,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喜欢与传统手工艺人接触,越是了解,便越想要深入。
朱婷在任职记者期间,于贵州省雷山县银匠村接触过后,发现这里,几乎没有年轻人,雷山的银匠村以精湛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闻名,随处可见垂暮之人,在苗族银饰上“哼哧哼哧”地敲打着。朱婷在那期间,突然遇到了严重的倒塌,人员虽无伤亡,但损失却很惨重,也恰是因为此次事件,给朱婷心里留下了极大的震撼,迫切的想为这些手工艺者做点什么,这也使她真正转化为了一个“手工艺传达者”。
磨合与坚持
不管你是不是对传统手工艺者有过了解,或许你都能想象到传播者的角色并没有那么简单,也没那么容易被所有人理解。
若要保持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便无法量产产品,机器的确能更快速的完成产品任务,但在手工艺人的眼中却是违背了产品的本心。
好在朱婷有自己的坚持,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她情愿多耗时打磨产品也不想为了制作商品而追求快。
比起单单做一件产品,她更想要以产品为介质,号召大家去了解老手工艺人真正的生存状态。
除了手工制作,朱婷的第二个坚持:产品基本采用市场上难得一见的老工艺。
多年来,朱婷全国各地跋涉,深度探寻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又及”现拥有古法技艺师傅20多名,在全国多地设有联合加工点。也是在这样的模式下,多位老手艺人因此脱贫,并带动当地传统工艺振兴。
发光的匠心精神
在朱婷的坚持下,又及的每件产品都有温度,有感情,看似简单的款式,却蕴含着极其复杂的工艺。
最受大家关注的产品是兰芝常生。灵芝常与代表君子的兰花相伴出现,因为二者共同生长于幽谷,于喧嚣之外,静静释放馥郁。兰花与灵芝的组合称为“兰芝常生”,用以形容美好的品德常在。
“兰芝常生”的每一件作品,所镶嵌的材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愿我们的心永远守着那份一尘不染的宁静,如兰芝常生守着岁月常生。
“这个时代,我相信匠心精神必然发光!”,娅娅零也相信,时代会给予匠心该有的回报,也呼吁娅娅零所有的粉丝们,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匠心发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