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8凯发-凯发真人 » 习俗

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k8凯发

2022年11月28日 13:32:582

1. 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它利用农业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等条件,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为城里人提供观光、旅游、休闲活动的场所。

另一方面,休闲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休闲农业园区,该如何规划设计呢?我们将其概括为4个理念,5个原则。

2. 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研究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一是,可以充分有效的开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合理结合,建立新的“农游合一”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是,可以扩大旅游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发展高效农业。

三是可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提高城市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休憩健身的目的。

四是可以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活动,体验农家生活气息,享受农业成果,同时普及农业基本知识,促进城乡文化交流。

五是可以开拓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使部分游客走进农业这一大世界,以减轻某些观光地人满为患的压力,缓解假日里城市旅游地过分拥挤的现象!

3. 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作用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指的是什么?

1.什么是休闲农业?

什么是乡村旅游业?

什么是乡村旅游?

2.乡村旅游业的主要类型

3.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意义

二、乡村旅游业和乡村旅游什么样?案例)

三、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业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含义

1. 什么是休闲农业?什么是乡村旅游业?什么是乡村旅游?

传统农业只有食品与原料的供给功能。休闲农业与之完全不同。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游览、度假等服务,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乡村旅游业是休闲农业的另一种称呼,直观易懂,经常使用。

(注意与“乡村旅游”区别!)

特点:

(1)乡村旅游业是一种”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2)乡村旅游业的产品是一种服务性商品,其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其核心价值是服务质量,而不是具体的水果、蔬菜等,顾客满意与否,取决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感受的总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农产!!);

(3)乡村旅游业的资源丰富多样,如,各种色彩和形状的作物、果树、蔬菜、种养、民居、沟渠、道路、农具、传统劳作技术、手工艺、节气活动、衣食住行习惯、婚丧嫁娶习俗等等。

(4)乡村旅游业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和经营单位;

(5)乡村旅游业以盈利为目的。

乡村旅游的概念

定义: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所进行的休闲、观光、体验以及学习等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活动的形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观农家景、购农家物、随农家俗、用农家具等。

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旅游有什么关系?

乡村旅游业是为乡村旅游服务的一类产业。

2. 乡村旅游业的主要类型:

乡村旅游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区域位置、资源基础、投资主体、体验类型以及乡村特点等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类,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这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数量众多的乡村旅游形式。一般在城市近郊,交通方便,可以为这部分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娱乐设施较齐全。如,成都的农家乐,泰安的方特、花样年华等。

对方特随机调查300名游客:

来自泰安其他县市区的占18%,济南的占20%,省内其他县市区的占32%,总共占70%。

自驾游53%。

年龄20-39岁的占67%

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66%

打算逗留1天的占75%

第二类,景区周边食宿接待型。

该类型一般位于著名景区周边,它本身单独的吸引力不大,不必有太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及景观改造。依托主景区的客源来开展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和当地的特产。这类园区与主要景区之间的旅游吸引产生互补,互相提供客源,协同发展。

泰山周边具备这类农家乐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第三类,观光农业型。

在城市郊区,为游客提供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农耕文化和参与农事活动的旅游,游客可以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

如,休闲农场,果品采摘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

第四类,民俗文化、特色民居型。

指以各具特色的当地民俗民风和民居来吸引游客。这种类型多以民俗村、古镇为主。

如各种少数民族民俗村,泰安埠阳庄民俗村等。江西婺源徽式建筑。

第五类,田园风光型。

以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利用田舍、果品以及傍依的田园风光,吸引众多城市游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丰富市民们民俗体验需求。

如,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江西婺源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之称。

3.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意义

(1)增加农民就业。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对新技术要求低,就业门槛低。

(2)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民致富。投资门槛低;经营成本低。

(3)有利于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4)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文明提高。通过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促进乡村文明提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5)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什么样?(案例)

1.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教材p.14——)

著名乡村旅游区:

2005年4月12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的徐家大院休闲中心被国家旅游局确认为“中国农家乐第一家”。

近年发展迅速的乡村旅游区:

江西婺源。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龙脊山,龙脊梯田旅游区,徒步旅行 。

2.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潍坊石家庄村农家民俗旅游首开全国先河。此后,“农家乐”“、渔家乐”在不少地方广泛开展。

渔家乐开展最红火的日照王家皂村,利用休渔期,家家户户搞旅游,全村106户户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

沂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2002年开始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开发“沂水地质奇观生态旅游区”2003年全县接待游客2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6亿元。

山东创办的以民俗生态为重点的节庆活动在全国最早、最多。如,潍坊国际风筝会、菏泽牡丹花会、青岛糖球节、泰山国际登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等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2004年山东首批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26家,数量居全国之首目前,山东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达55家,继续领先全国。

山东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1、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青岛、烟台、威海的迷人阳光,海浪,沙滩;以菏泽、济宁、德州为代表的广袤平原绿;泰安、临沂等以山地、丘陵为特征的山村聚落。

2、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主要表现为各地的节庆、习俗等。如泰山登山节、潍坊风筝节、济南千佛山庙会、菏泽斗鸡、斗羊比赛、淄博的灯会等。  

3、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烹食风味等。如潍坊杨家埠年画、济南布老虎、鄄城鲁锦工艺、鲁南柳编、菏泽泥人、面人等,孔府“满汉全席、青岛海鲜等。  

4、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边远偏僻乡村仍保留着的古老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它们对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强烈吸引。如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小磨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许多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城市化倾向明显,本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受到冲击,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服务缺少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由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粗放经营,陷入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许多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城市化倾向明显,本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受到冲击,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服务缺少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由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粗放经营,陷入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山东省在发展农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乡村旅游理解不深。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

2、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品牌效应差,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民俗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那时,村民已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风筝。开始时仅自娱自乐或馈赠亲朋好友,后逐渐发展为商品。至乾隆年间(1736—1795),风筝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

明代潍坊风筝以板子风筝为主,后逐步形成了以硬翅风筝为主,以长串蜈蚣为最(最长可达三百六十多米)、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造型系列,内容有人物故事、鸟兽、鱼虫等。其扎制方法虽简单,少则竹条三根,多不超过七根,但讲究竹条均匀、骨架周正、左右对称、重心拴线,形象简练,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具有起飞平稳、放飞高的特征。

目前,西杨家埠村风筝扎制专业户近百家,风筝品种达三百余种,年产近百万只。但近年来,因考虑制作成本而忽略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变换了材料,使用尼龙布和炭素钢管,丢失了传统技艺,也失去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

三、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业

依据镇、村等的发展规划,或者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1.发现、认识和创意乡村旅游资源

发散思维练习(头脑风暴):想一下,农村 生产、生活中,哪些可能对城市游客产生吸引力?

2.做好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前的准备(教材p.27)

(1)旅游项目选址

(2)社会环境调查

(3)区域经济调查

(4)资源情况调查

(5)客源市场调查

3.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

(1)项目定位——项目位置定位,景观特色定位(主打景观),客源市场定位,产品功能定位,服务设施定位,重点子项目定位,开发主体定位,管理主体定位,开发时序定位。

(2)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项目产品的设计——农家乐,旅游村镇,休闲农园(场),生态园区,民族风情园等。

旅游线路的设计策划——

4.乡村旅游市场营销

谁是我们的对手(竞争者)?

为什么营销?

谁来营销?

有没有清晰的乡村旅游形象?

谁是我们的顾客?(市场细分)

4. 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 通过旅游业的推动, 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进行有机融合, 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

中国乡村旅游从1980年代起步, 目前已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 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5.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所谓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6. 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相关知识

休闲农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人们对它的真正内涵还不胜了解,因此很多错误的将休闲农业当作旅游项目来做,把休闲农业园区当作景区来做,其结果是投入大收益少。

一、如何理解休闲农业的内涵 我们认为休闲农业的内涵应该从四个不同的方向进行理解。

1、休闲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根据实践经验,“三生”的顺序应该是先做生态,后做生产,再做生活,反之就会出现投入大、浪费多、效益低的问题。

2、休闲农业是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观光休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产业。休闲农业也是一种创意农业,它通过生产、加工、服务实现产业化和品牌化。休闲农业将农业与旅游结合,一是要有农业产业文化内涵贯穿,二是要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要打造园区平台整合。旅游方面具体可从5个方面来做:一是要有特色差异;二是能够吸引议论;三是让人记忆;四是有艺术元素;五是容易做,让人能够体验。

3、休闲农业的这种农业的经营方式融合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因此有专家称之为“六产业”。休闲农业园区不光有第一产业(农业种养业),还有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休闲服务业)。这样1 2 3=6,1x2x3=6,所已休闲农业被称之为“六产业”。在发展“六产业”过程中,一、二、三产业”一产是基点,二产是重点,三产是亮点“,因此,休闲农业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土特产加工生产,把休闲体验活动做出亮点,做出人气。

从宏观上看,休闲农业应该重点发展一、二产业才有出路,休闲农业才能

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但第三产业对休闲农业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必须

做亮做活。

4、休闲农业也是将农业的功能进行进一步拓展的新型产业。农业不光有

生产功能,还有生态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娱乐和养生保健功能等。农业功能

的拓展有利于农业效益的提高。

上述休闲农业的内涵表述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休闲农业进行了解释。但它们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休闲农业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的

基础上,通过休闲体验活动创意设计让城市消费者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休闲

娱乐活动,感受乡村民俗文化,而休闲农业经营者,通过休闲农业园区(平

台)的搭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实物

产品与服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

所谓休闲农业,就是综合利用农村的资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田园景

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家生活等,为城市居民提

供观光、休闲、体验等多项需求的农业经营活动。它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以

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镇居民为对象,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与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防业态。一言以蔽之,就是一种“以农为本,创造新价值”的

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

二、休闲农业内涵的正确运用重点要把握以下主要方向。

1、以种养农产品为中心。根据种养农产品发展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形成种养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保障园区效益高并且持久稳定。如种植水稻的休闲农业项目,以水稻种植为中心,开发稻鱼、稻虾、稻蛙、稻鳖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延伸出大米、米粉、谷酒、米酒、甜酒、年糕等加工产品,还有特色餐饮、休闲旅游活动,实现由农业到加工业,再到旅游服务业的高度融合

2、以农业资源利用为主。依托园区自然山水田园资源与农业生产条件,延伸出休闲地产、养生、养老、度假等休闲农业经营模式。通过改善原居民的居住条件,吸引游客以及新居民在乡村度偎或安家落户。这种模式投资大、回收慢,但它是今后乡村发展的方。

3、以乡村文化传承为主。休闲农业园区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业产

业,挖掘乡村民俗文化,不断发展与传承乡村文化。如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美食文化、婚庆文化、游乐文化等。在营销模式上,可以探索发展休闲农业园

区、共享园区、田园综合体、会员制私人农场、农业教育、体育休闲、陪同体验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

7. 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

简介:安康汉水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成立,注册地址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响水村。注册资本500万元,是一家集观赏花卉苗木栽培租售,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施工,食用药用花卉种植开发,果蔬种植鱼牧养殖,餐饮娱乐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实体。

为了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推动旅游核心服务区建设步伐,实现现代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汉水情农业公司投资建设的安康富硒养生文化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区建设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的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基地,省内一流的城郊生态农业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法定代表人:程迁海成立时间:2016-12-09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61240010004843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响水村七组123号

8. 农业和旅游业结合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

农业旅游是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也叫观光旅游。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等,而且达到了农业生态、

9.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和未来展望

旅游业不是农业的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10. 特色农业与旅游结合

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唇齿结合,是以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贯穿,以农业要素为主体和题材,以建筑为核心,辅以花园、果园、田园、菜园、树园、牧园等农业生态环境,主要以为游客提供农事活动体验、农业文化欣赏、居住、游乐、休闲、养生、养老等功能服务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

用旅游业带动农业发展,以农业生产基本规律为乡村旅游项目基础,实现双赢的循环经济。

11. 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

乡村旅游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老百姓,产业链条长、产业要素多。我省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全产业融合发展,走精品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市场竞争力更大、前景更好,群众参与度高、受益面广,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书写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多彩贵州模式”。

  就拿我的家乡威宁来说吧,目前,威宁已成功打造了黔韵紫海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总规模达5000亩,其中核心度假区产业种植规模2500亩,辐射带动周边产业规模2500亩,总投资3亿元。观光园位于该县草海镇民族村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是旅游观光、现代农业、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配套项目。

威宁黔韵紫海休闲农业观光园紧紧依托草海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的优越区位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立足于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高附加值现代农业产业链,按照“产园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发展香草产业的基础上构建集旅游观光度假、创意文化产业、香草副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一三产业高度融合互补的良性机制,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基地,成为贵州省农旅互动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园区,体现威宁精准扶贫的样板工程。

如今,威宁黔韵紫海休闲农业观光园每日接待游客达1000余人次,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和市民拍摄婚纱照的好去处。

以上事实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可以振兴乡村的捷径。

阅读延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