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岷江源头景区
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
历史上,岷江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明代徐霞客通过实地踏查得出:金沙江一支才是长江正源。岷江是成都平原的最重要的水资源,历史上岷江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造就了四川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干支流上还建设了诸多水利工程,特别是水电工程,给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常识地理篇。
2. 岷江源头景区电话
岷江源头第一村――安备村。 安备村地处九环线,位于松潘县北部,距川主寺镇15公里,距高原航空港九黄机场10公里,平均海拔3400米,全村总人口53户363人。是岷江源头第一个村寨,是纯苯波教藏民族聚居村寨,辖内拥有红星岩、奇峡沟、岷江源头、尕咪寺、神水、神山、藏族古村寨等人文自然旅游景观,具有自然人文景观优美、民俗风情纯朴和民族宗教文化浓郁等特色。 岷江源头位于川西北松潘县和九寨沟县交接的弓杠岭,因其岭如弓之杠得名。这里垭口海拔3690米,藏语意思为“都喜欢山”。 岷江源头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
3. 岷江源头和路线图
岷江。
岷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
大渡河源头在川、青交界处的果洛山,从壤塘北部入四川,流经阿坝、甘孜、凉山、雅安等地,最后在乐山与岷江汇合,河长1062公里,流域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
青衣江主源为宝兴河,发源于邛崃山脉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的蜀西营,流经宝兴在飞仙关处与天全河、荥经河汇合后,始称青衣江,经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草鞋渡处汇入大渡河。
4. 四川岷江源头景区图片
金沙江沿岸都是高山峡谷,水流快,河道比较浅、窄。
而岷江大部分里程流经四川盆地,水流缓慢、河道比较宽,能够通航,在洪水爆发时候,水量更显得汹涌。
古人认为岷江的水量大于金沙江,这是视觉感知的错误。实际上,金沙江的年平均流量为4750立方米/秒,而岷江为2830立方米/秒,金沙江的水量远远大于岷江。
明朝时期,由于西南地区开始“改土归流”,人们对云南地区的了解程度空前增加了。明朝中后期的徐霞客首次明确提出金沙江就是长江的源头,他在《溯江纪源》一文中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江为首”,“余按岷江经成都至叙,不及千里,金沙江经丽江,云南,乌蒙至叙,共二千余里;舍远而宗近,岂其源独与河异乎?“其实岷之入江,与渭之入河,皆中国之支流,而岷江为舟楫所通,金沙江盘折蛮僚溪峒间,水陆俱莫能溯。”不过,由于明朝的疆域未能延伸到青藏高原,徐霞客也未能探究长江源。
5. 岷江旅游景点
唐昌古镇
唐昌古镇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始建于唐仪风二年,是古蜀先民由鱼猎而农耕的过渡区域,自古是成都平原上川西富庶之地,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川西古镇。
到了唐昌可以先参观唐昌文庙,重建于晚清光绪二十八年,位于都江堰唐昌镇中学内,现仅存大殿、泮池、泮桥。
然后再参观唐昌古镇,古镇由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组成,每条大街里又有若干条小巷串联,古镇虽然经过维修,但是还是抱有古香古色的气息。
蒲阳古镇
蒲阳古镇位于蒲阳镇(已撤销),在都江堰的管辖下。
蒲阳古镇是都江堰古镇之一,唐朝中期已经发展为商业繁盛的集镇了,拥有明代古寺般若寺、圆觉寺,张献忠安营的插旗山等景点,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是河东重镇。
古镇最有名的景点是李家大院,位于蒲阳古镇北面。特色是林盘、溪水等有特色的田园生活。
灌县古城
灌县古城就位于现在的都江堰市,该古城有“山水入怀、生活道场”的美誉,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风俗明情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灌县古城,一座与千年古堰相伴的古城,一座景城一体的古城,一座品味生活的古城,一座快铁直达的古城。登玉垒看浮云、依南桥赏宝瓶、上文庙拜孔圣、临内江品夜啤、逛杨柳河休闲……是一个美丽如画的古城。
泰安古镇
泰安古镇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青城后山之中,是青城后山的首个景点,每次过节假日之际便引来中外游客无数。在可以查到古籍,泰安古镇便是扼成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经驿道上之重镇。
古称“花坪老泽路”,唐时为味江寨,清时始依场后的古泰安寺易名为泰安场,是成都茂汶、金川物质交流的中转重镇,在古代的时候,商贸繁荣,人声鼎沸。
都江堰为了打造国际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国际休闲观光名镇,下大力气修缮了泰安古镇,不仅恢复了古镇风土原貌,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古镇的文化气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富有青城山特色的生态化旅游地,有力地促进和兴起了古镇游的新热潮。
6. 岷江发源地
湔江
湔江是成都平原西北山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彭州市龙门山脉中的太子城峰(海拔4814m)西南,全长139km,流域面积2057.3平方公里。是沱江三大源头之一。西北——东南流向,在彭州市境内穿越龙门山,在丹景山镇进入成都平原,在广汉市境内又名鸭子河,与金堂县的交界处汇合石亭江、绵远河后,称为北河。在金堂县城与中河(清白江下游)、毗河汇合后称为沱江。
中文名
湔江
定 义
成都平原西北山区的一条重要河流
发源于
彭州市龙门山脉中的太子城峰
全 长
139km
基本内容
湔江 湔江是 成都平原西北山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它发源于 彭县西北与茂汶县交界处的背光山。背光山俗称光光山,是现成都市境内最高峰,高达4027米。我在回忆文章《难忘的1964年夏天》里谈到过它,如果到都江堰旅游,一进入灌县城区,立即就可以看见西北浮云笼罩,时隐时现的一座高峰,这就是背光山,古称湔山。湔江就从这座山发源,流经彭县境内,其下游称为青白江,青白江东流至 金堂,成为 沱江的干流。《 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水经注》:“江水(岷江)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指的就是这条 湔水。
湔水并不是天然河道,而是人工挖掘的河道,只不过年代久远,不大像是人工灌溉渠了(成都平原上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是灌溉渠,但外表都像是天然河流)。湔水的挖掘,是古代蜀国的杰作,它早于李冰治水以前几百年,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确切记载的水利工程了(这里主要比较大禹治水而言)。据《华阳国志》:“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这个故事讲到古代蜀国第二任国君开明,又称鳖灵,受老王杜宇之命,治理川西平原常年水患,他率领军民在成都平原西北山区,分泄从乱山丛中咆哮而出的岷江江水,把其中的湔水和马牧河堵截,使之不再南流入平原,而是顺着平原的北部边缘,流向东。为了拦堵湔水,他凿穿了玉垒山,据现代学者,如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的看法,就是古代的湔山,现在叫的背光山。不过,这两条江分流的效果并不很好,河水不太流畅,所以并未根本上改变成都平原水旱频仍的现象。直到李冰的都江堰工程才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李冰开凿的灌县山,也称玉垒山,但若真要把杜甫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那样的气势体现出来,还真只有高耸在成都平原西北,终年积雪的背光山堪当其名。
距今几乎42年前,1965年的深秋,我去一趟彭县的山里,经过小鱼洞,在巍峨的群山之间,有一条气势滂沱的河穿山而出,碧澄清冽,远望如一条蓝色的纱巾,与四周的绿色配合,这就是湔江的上游,这条悠久的母亲河,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古蜀文明,传说中的蚕丛、鱼凫就是沿着岷山深处,沿着古代湔水的流程进入成都
7. 岷江源头景区介绍
岷江的源头是弓杠岭和朗架岭,终点是宜宾市。
岷江是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中部。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松潘、汶川等县到灌县出峡,分内外两江到江口复合,经乐山接纳大渡河,到宜宾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因此水量丰富,年径流量900多亿立方公尺,为黄河的两倍多。水力资源蕴藏量占长江水系的1/5。
8. 岷江水源头
岷江的源头在大渡河。
岷江传统上以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岷山南麓的一支为岷江正源,但实际上,其西支大渡河从河源学上才是正源。这一观点,中科院于2013年予以确认。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历史上,岷江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明代徐霞客通过实地踏查得出金沙江一支才是长江正源。
岷江干流概况:
岷江,古称渎水、汶水、汶江、汶川。因先秦以来即视为长江上源,故又称江、江水、大江水;各段又有古称玉轮江、箭水、导江、都江、皂江、大皂江、沫江、武阳江、合水、金马河、皂里水、水、三渡水、玻璃江、熊耳水、蜀江,异名甚多。
岷江,根据干流地理特点,都江堰市以上为上游,都江堰市至乐山为中游,乐山至宜宾为下游。
大渡河介绍:
大渡河,古称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泸水、泸河、阳、阳山江、 羊山江、中镇河、鱼通河、金川、铜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中西部,历史上被作为中国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但从河源学上应为岷江正源。
传统上,认为大渡河在大金川以上有三源:梭磨河、绰斯甲河(上源为青海的杜柯河、多柯河)、足木足河(脚木足河,上源青海的麻尔柯河(玛可河)),现代一般水文水利资料以足木足河为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