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前门大街当当车
铛铛车是老北京(北平)对有轨电车的称呼。因为它的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铛铛"的声响,提醒行人闪避车辆。
这也算是北京第一代现代化交通工具。1966年,前门有轨电车停运。2009年1月1日,改造后的新前门大街按照计划铺设了有轨电车的铁轨,使消失了50年之久的"铛铛车"重新开通。
2. 北京前门叮当车
包月车,是有钱的人家自己买车,雇佣车夫专拉自家人乘坐的车。这种车比较讲究,车厢后边钉有“自用”铜牌,车夫都是比较年轻力壮、穿戴也比较体面些的人。拉包月车,每月工资虽然不高,但外钱不少,如主人零碎赏钱,外会饭钱,买东西佣钱。拉包月的车夫多住在主人家,地位与保姆相当。
人力车在北京叫洋车,在天津叫胶皮,在上海和南京叫黄包车,最早叫东洋车,一听就跟日本人有关系,它是从日本传进中国的。
人力车是一种很实用很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取代的是速度慢、成本高、受众少的轿子。 1886年北平东交民巷最先出现人力车。早期这种车的轮子是木制,上钉以铁圈皮,跑起来噪音很大。宣统三年出现了胶皮车,之后洋车在北京流行起来。
民国年间洋车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路口、饭馆、市场、店铺的门外,都能看到人力车夫的身影,随叫随走。据1928年调查,北京约有人力车3.7万辆,是当时老北京第一位的交通工具,人力车夫约5.5万人,而当时北京人口为80万人左右,人力车夫的人数约占当时北京总人口的7%。
当时规定,人力车必须安装车灯,普通车辆装两只灯,阔气的车也有装四只灯,有的车还装有后尾灯。车灯最初是蜡烛灯,后来改为电石灯,也有点煤油灯的。车上还必须安装铜喇叭或脚铃,喇叭安装在车把上,由车夫手捏发声,脚铃则由坐车的主儿用脚踏发出叮当响声。脚铃是从外国进口的,音响特别宏亮。夏天车上有用帆布做的防雨蓬,冬天挂棉暖蓬。
1915年,北京内外城人力车夫共2万余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北京人力车夫增至5.5万人,占当时北京总人口的7%。老舍先生的名作《骆驼祥子》创作了北京人力车夫的经典文学形象。和今天的“的哥”一样,“祥子”们绝大多数都依靠租赁车行的洋车拉活儿度日,也要给车行交“份儿钱”。北京内城外城都有车厂子。车厂子大的都有一、二百辆车。小车厂子有一、二十辆车。每辆车分白天黑夜两班拉,两班按城门开门关门的时刻划分。白班大约是早六点到傍晚六、七点钟,其余时间为夜班。(这跟现在北京双班“的哥”几乎一样。)
车厂主多是地方上有点势力的人,这些人是官私两面都能说得开、站得住的头面人。车夫中自己有车的约占2%,其余都是从车厂赁车,每天交车费(“份儿钱”)数十枚。车厂主人对于车夫极其严厉,规矩甚多,稍不如意即令停赁。
三轮车是在洋车和自行车结合的基础上改造而来。1937年小日本进了北京以后开始有了三轮车。据说北京的第一辆三轮车是日本人送给汉奸北平治安维持会会长江朝宗的。由于三轮车比洋车更快捷,更舒适、乘坐更安全。当年儿歌唱到:“三轮车,真时兴,不用腿跑用脚蹬。去前门,逛故宫,东便门外蟠桃宫。坐三轮,心宽松,不用担心打天秤”。1940年北京城三轮车总数已发展到了1万辆左右。洋车逐渐的被三轮车所取代。解放以后洋车就彻底的消失了。
3. 前门当当车多少钱
1.欢乐谷--1天(很刺激好玩,必去,但是人多并且每个项目都需要排队的哦,比较耗费时间)
2.鸟巢,水立方--半天(两个场馆挨着,拍照不会浪费很长时间)
3.香山--1天(爬山全程大概4小时,往返北京市里要2-3小时,集群性好,除了香山如果不累的话还可以去“八大处公园”,礼佛烧香;“北京植物园”,是连北京人都喜爱去的休闲的大花园哦)
4.雍和宫--半天(门票25,建议每月初一和十五时去上香,哈哈,香火超级鼎盛,可以求护身符,可以开光的,我大年初一排队才挤进去的啊)
5.北京动物园--半天(动物园半天左右,如果时间不急的话还可以逛逛动物园对面的大型衣服市场,超级的便宜实惠,款式样子也不错,可以砍价,是北京比较大的衣服批发零售市场哦,去看看会有小收获的)
6.故宫--半天(建议去的话可以跟着带导游的旅行团旁边哦,呵呵,可以听到导游的讲解而且也不用自己花钱,不听讲解的话自己应该出了会收获照片之外其他的完全看不明白每个地方的历史的哦)(此外,故宫旁边就是中山公园,有时间也可以去看看)
7.世界公园--半天(世界各国的缩略景观,和故宫一样,可以跟着导游听听讲解比较好哦,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8.王府井大街,东四,西单,前门,大栅栏--1天(这几个在一条线路上--长安街,坐地铁全部都到,而且距离很近,全部属于商业区,时尚聚焦地,喜欢逛街的话是不错的选择;王府井和前门比较有历史文化气息,前门有老字号小吃和当当车,可逛的只有一条商业街而已,不会花太久)
9.北海公园--半天(半天左右时间,建议下午去,划船游园,晚上可以去后海吃饭,很多小吃可以品尝)
10.三里屯,簋街,后海--夜间(这些地点是游玩一天之后吃饭泡吧的好地方,特色餐厅和酒吧比较吸引人,后海会有很多小吃和好玩的,年轻人超爱的夜生活地点)
11.798艺术区--半天(可以看的就是一些特别的建筑,雕像或者涂鸦,特色的艺术品小店比较多,喜欢艺术的可以去看看,买点奇特的创意小物品)
12.三里屯,簋街,后海--夜间(这些地点是游玩一天之后吃饭泡吧的好地方,特色餐厅和酒吧比较吸引人,后海会有很多小吃和好玩的,年轻人超爱的夜生活地点)
13.颐和园--半天(皇家园林,超级大的,风景较美,个人觉得就是逛公园而已,没有什么可说的,亲自融入其中吧,呵呵)
14.中关村,科技馆--半天(这两个地方可以和颐和园一起去,都在海淀区,相隔不远,中关村主要就是电子类产品,有几个较大的电子市场,也可以去清华北大看看,高校云集的地方哦)
15.南山滑雪场--一天(属于郊区,路程上就站很大部分)
16.钱粮胡同,南锣鼓巷--半天(没关注过,感觉就是北京胡同而已啊,呵呵,喜欢的话就去看看吧)
17.老舍故居,宋庆龄故居,鲁迅故居--半天(还有纪晓岚故居,实在也是没什么意思)
18.公主坟,北京工体--半天(...公主坟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但这里有个购物中心,可以买点衣服;工体,更是什么都没有啊,没什么可看的)坐车的话,建议你买一本北京交通地图,好像2块钱吧,里面有地铁、公交。或者买一本旅游攻略或者借助一下一日游之类的
4. 北京前门大街当当车出租
1921年,北洋政府组建了北京电车公司。
1924年12月18日,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运营。这条线路从前门到西直门,全长7千米,配有10辆电车。后来,有轨电车线路发展到了6条,并以红、黄、蓝等颜色来标识,就像今天的地铁线路。北京的有轨电车叫“铛铛车”,是因为电车开过来时,司机踩踏脚下的铜铃,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提醒行人闪躲,所以人们给有轨电车起了“铛铛车”的名字。北京的铛铛车只有一节车厢,人多时就要多牵引一节车厢。铛铛车内非常拥挤,有些人挤不上去,只能一只脚站在车的边缘,双手拉住电车的边框,这种行为被人们戏称为买“挂票”。
5. 北京前门大街电车
不是铁路,是有轨交通车。铁路是机车(电机车、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等)行驶在铁轨上行驶的道路,如京津铁路、京山铁路、京广铁路等。但机车在轨道上行驶的并不都叫铁路。过去北京公共交通就有在轨道上行驶的,叫有轨电车。同样,前门大街现在也没有铁路。前门有铁路应该是过去,过去铁路有个前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