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没有青旅
可能想着青旅价格偏低,相关配套设施不齐全,服务不到位,给自己生活带来不便,比如网络速度不快,没有洗涤房间,没有健身房等等!
2. 青岛有青旅吗
太空舱,就是个胶囊旅馆,空间很小,而且,一个房间可以装下很多太空舱,本来成本就不高。 只是一种小的胶囊房间,只是卖个新奇。所以价格也不会太贵。
3. 青旅和中青旅
只是名字的不同,都一样的,最早,我们国家国有的旅行社,有国旅(中国国际旅行社) 中旅(中国旅行社) 青旅(中国青年旅行社),但现在都是股份的了,没有真正国有的旅行社了,所以都一样了。
这三家也分出了好多分社。营经业务都差不多,没有好坏之分。
4. 青旅是什么地方
大部分青旅都在市中心近地铁口的位置,交通很方便。(毕竟这种床位要是在偏远的地方估计就做不到生意了……)收费相对便宜(淡季55左右一晚),没有押金,可以按天付房费,比较灵活。而且基本都在1-3楼,有行李的小伙伴也不用怎么爬楼呢,可能是高低床搬来搬去也不方便吧。
5. 有没有青旅软件
在旅游app上找,几个比较有名的有飞猪,去哪儿,携程。不过携程今年名声好像不好app凯发真人首页里都有青旅,客栈预定的选项。建议下单后,再联系确认一下,以防有些小的青旅疏忽,没有留房
6. 青旅百度百科
对于一个不分东西南北甚至有时连上下左右都会搞混的骨灰级路痴,手机地图绝对是个好东西,因为对于一个不会思考的路痴,你只要跟着他走就能到达目的地,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存在。虽然它有时会把你带到沟里去,但总比你靠自己一条沟都找不到的好。
地图在手,天下我有。手机爆内存也不会卸载的软件。
回到正题。
为何如此劳碌奔波,我想应该很容易猜到,一个刚毕业又考研失败的人能干啥——找工作的同时找房子,找房子的同时找工作。
两者难度:公认的五星级。
但我的经历告诉我,后者更难。
前者如果你的能力在,实际上很容易,毕竟有一个固定的地点作为你的目标,只要朝着它不停进发就行了。没能力就另说了,就算没能力,洗碗总会吧,“饿不死”真的挺简单的,不信你穿得破破烂烂蓬头垢面蹲大马路边试试。而后者,一提到这个伤感的话题,就不禁想感叹,天下之大竟无安身之处啊。
便宜的,环境差设施差还处在偏远地区,反之,价格贵,房子也不见得有多好,但是绝不是一个刚毕业身无分文的学生承受得起的。
你会因为价格低向条件差妥协,而绝不会因为条件好而接受高价格。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跟我是一个想法。
我不想住在宫殿里但每天却只能吃青菜馒头,我想过的是住在茅草房里也能大口吃鱼大口吃肉的生活。
有人和我一样吗?还是完全相反。
不管一不一样,我,最后,违背初衷选择了后者。因为,老天爷在这时给我送来了一个室友。
房子住的好不好,生活过的开不开心,跟身边有没有人有太大的关系了。
所以,“陪伴”,让我妥协。
“是否有人合租”这个条件比房子本身相关因素的影响还大,这个条件影响的是你的主观。这个条件决定了下班回家后是否有人和你聊聊喜欢的偶像吐槽事儿妈的上司,周末了是否有人一起逛逛超市做做饭改善一下伙食……有太多的事由两个人去完成才更有意义才能成为回忆。
有人陪伴的生活会让你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热情和希望,反之,你会感到疲惫,就算死命坚持,也是一种折磨。
在找到房子之前,我住在青旅,每天60 的房费。刚开始那几天,住的是六人间,其实定的是八人间,但因为我运气好来的时候八人间满了便给我安排了六人间,后来本来定的五天时间住满了但房子还没找到,没办法只好续房,然后搬到了八人间。
数字上,八只比六多了个二,可在环境上,堪称云泥之别。一下从宽敞明亮的六人间跌落到拥挤灰暗的八人间,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可摸了摸只有身份证和余额最多500的银行卡,我选择了接受。
这也成为了我后来被室友说服租一个环境稍微好一点的房子的原因之一。
这是我第一次住青旅,以前常常听人说,于自己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六人间的那几天,和下铺的一个妹子聊过几句,也是来找工作的,但我每天7点回来的时候她都已经在床上躺着了,很好奇她为何如此轻松,她说先玩几天再说,但是在一个没有面试的早晨,我醒来,她就走了。我一脸懵逼。
在八人间的那几天。我进去的时候刚好只有一个空位了,靠近门口,一个个的行李箱堆了满地,很像常住在这里的,幸好我只背了一个书包,是的,那时候的我,并没有信心自己能留在魔都,所以一切从简,轻装上阵。对面的妹子坐在床上啃包子,问我吃不吃,我说谢谢不用,她突然自己坦白说包子是昨晚买的都冷了,我心里吐槽应该都硬了吧,嘴上留德,那就不要吃啦。她还是啃的津津有味,说,没事,我喜欢吃包子。我无言以对。
这段时间,我算是知道了“东奔西跑”的含义,用形容词解释一下就是:筋疲力尽、心力交瘁、身心俱疲。
也是这段短短的一周,我对魔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基本上无论去哪儿都可以用地铁解决,地铁解决不了的,公交作为辅助,所以我至今没打过起价
就14块的的士。
食物偏甜,以致于我一个四川人来了一周就瘦了2斤,千叮咛万嘱咐做菜师傅给我多加点辣椒一定要多加点辣椒,最终那晚甜的腻人的炒面进了我室友的肚中
这真真是最深刻的认识。
我用7天认清了一座城,同时被他征服,或者说我主动屈服更适合。我从未这么快熟悉一座城市,我在四川生活了19年,对它的认识都没有对只呆了7天的上海多。
事件结果:在室友爸爸找的中介的帮助下,租到了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整租房。
反思:
租房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考验人的事情。
是它,让我不翻阅历史书不查百科,就学会了如何在一座陌生城市的夹缝中生存。
是它,让我经历了太多曾经我只在小说读到过的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一刻只有一个感受,这样的事竟是真的存在并且会发生的。
人,只有真正踏入社会,才会学会生活,生存着且活下去。
现在的我,住着每个月房租超过1500的房子,还不包括水电网费,八月还有五天才过去,而电费已经超200了,空调整夜整夜的开着的后果。八月的魔都,实在是太热了,热得我打坏了两把伞,穿坏了两双凉鞋,最可怕的是还晒黑了两个度,我白皙又滑嫩的皮肤啊,一去不复返。
每天回到家后,就开始一天份的吐槽。
关于挤地铁。
“今天地铁上又有人吵架!”
“我早上又被踩了!”
“今天又坐过站了!”
“我终于找到规律了,只要能在7点42到地铁站,站在地铁等候口,就不那么挤了。”
“今天又有人抓住了变态。”
……
关于工作。今天啥事都没有,好他喵无聊。”
“今天工作好多,累死老子了。”
“做的比牛多,拿的比鸡少。”
……
关于同事。
“同事a居然也是从武汉过来的……”
“我们组只有我一个女生。”
“同事不是结婚了就是有女朋友了。”
……
不吐槽,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最后,诚挚地附上几条忠告。
1.绝对不要和上海婆婆爷爷多说一句话,坐地铁千万不要和他们挤,你挤不过的,这是忠告啊忠告。也不要试图和他们讨价还价,你的卖可怜得不到他们丝毫的同情心。
2.能找到10点上班的工作最好,不然你就要忍受每天被挤成沙丁鱼罐头的早班地铁。
3.如果你是嗜辣之人,请一定常备辣椒。
4.气候偏湿,有条件就熬熬薏仁水,没条件就买薏仁粉。
5.租房千万不要找中介,千万不要找中介,给你说个血的教训你就不会找了,我们付了1150的中介费。(因为最重要所以放在最后)
后记:其实过程很复杂,我从简了写,尽量对我的愤怒和悲哀轻描淡写,只概括了最重要的部分,我在克制着自己,因为一旦话唠起来就得朝万字上跑了,而这么长又都是口水话的文章谁都不喜看,可我实在还是想写出来,抽个空摆摆,时间若过去太久我也怕忘了,忘记那段时间的艰辛,忘记曾经自己有多拼命,然后忘记该如何向前进。
暂且到此为止,有待补充,欢迎大家与我探讨租房的感受。
7. 哪里有青旅
国内的话 推荐 飞猪 去哪儿 airbnb
1 飞猪
飞猪有提供酒店套餐 如果刚好符合旅程 其实还蛮划算的
2 去哪儿
可以找攻略 订酒店 出来比较久的一个旅行app 攻略都还是比较全 酒店也很丰富
3 airbnb
订民宿的app 专攻民宿 真的很漂亮 民宿和酒店比起真的很有风格的 很有特色的 也很便宜 这里的民宿都还是很不错的
8. 每个城市都有青旅吗
青旅是青年旅舍,是预算有限的自助旅游者最常考虑的住宿地点之一。
9. 中青旅是哪里的
我是老三届知青,我来告诉你,最小的70岁,最大的77岁。
1966年5月16日,毛泽东发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的命令,从此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初中以上学生全部参加革命,打倒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两年后的1968年,毛泽东又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初中以上的学生全部下乡务农。
当时初中一年级的16岁,大学三年级的23岁。如今54年了,最小的70岁了,最大的77岁了。
所谓老三届是:初中三届,高中三届,大学三届。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继续革命。
文革开始的时候最可惜的是高三学生和大四学生,高三已经填写了高考志愿,大四已经面临毕业分配。
10. 现在还有青旅吗
不一定,有很多种人。这个人或许是刚入职不久工作压力大寻找暂时避所的白领,这个人或许是还有一年高三及时行乐的高中生,这个人或许是刚经过大学期末的“洗礼”放松心情的大学生。青旅的表面定义是为了接待以14-17岁的青年为主的游客,但是实际它是欢迎各个年龄段落脚的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