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8凯发-凯发真人 » 人文

古琴为何能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k8凯发

2021年09月20日 02:07:0190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这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
  传说原始时代就创造了最初的古琴,西周时期已广为流传,并与瑟、鼓等乐器在祭祀时演奏。《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琴的演奏形式以独奏为主,而此时的乐队则多以打击乐器和管乐器为主奏,弹拨乐器的发展仍是初级阶段,在乐队中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汉魏六朝是古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有大量的器乐曲问世。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则是本时期的代表作品。唐代是古琴艺术的鼎盛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古琴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宋、元时期的古琴音乐发展显著,琴坛上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最大特点是由宫廷向民间蔓延,并大量吸收民间音乐的精华,使之有机地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明、清时期,是古琴流派产生的重要时期。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师承渊源以及所据传谱地差异,以地方色彩为主要特征的流派相继产生,并均有一定数量的代表作品,为以后各流派的发展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古琴是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宋代陈?d在《乐书》中提到“琴者,乐之统也”,这一语道出了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中国古琴从形制到曲目,从特殊的记谱方式到丰富的演奏技巧,都体现了中国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
  古琴音乐具有深沉蕴藉、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最擅长用“虚”“远”来制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含蓄的、内在的神韵和意境,它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表面上看极简约、自由、散漫的外在形式。只有深入研究古琴音乐,才能对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有更真切的认识。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众多,表现形式多姿多彩,尤其是我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大国,更是如此。如何确立抢救保护的认定标准,是一个现实和重要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文化遗产共有的性质和特点,因而它也适用于一般文化遗产的基本评定标准。
  在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法》中,对文物的评定标准已有明确的规定,即“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标准。这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国际通用的衡量文物价值大小的三大标准。所谓历史价值,是指文化遗产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当时历史的具体而真实的实物见证,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所谓艺术价值,是指文化遗产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性,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和历史。所谓科学价值,是指文化遗产所反映出的科学、技术的水平。任何文化遗产都是人们在当时所掌握的技术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因而直接反映着文物创造者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程度,反映着当时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因此,这三个标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的基本标准。

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 。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