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犁旅游发展现状
体验就是伊犁是个好地方,我就是在伊犁生伊犁长,伊犁工作,除了大学几年,都生活在伊犁。伊犁气候好环境好,相比新疆其他城市。交通便利,飞机火车都比较多,就是太远了。一年四季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可以去旅游的地方特别多,那拉提,喀拉峻,恰西,伊犁花海。欢迎到我们美丽的伊犁来做客。
2. 伊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
利用美丽的山水,草原,青山绿水大力发展旅游,农业,牧业,优质的天马资源发展经济
3. 伊犁旅游人数
2019年伊犁人口为293.06万人。
4. 伊犁旅游资源特点
“到了新疆才知道中国有多大,到了伊犁才知道新疆的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该州首府为伊宁市,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伊犁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今天却是通往西方的门户,被誉为“塞外江南”、“水果之乡”。这里雨水比较充沛,天气温暖,所以被称为“瀚海湿岛”。草地和森林植被覆盖率为67.7%。这里有著名的巩乃斯草原、坦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和昭苏草原。有乾隆皇帝御书及伊犁将军府葛登山纪念碑、会元钟鼓楼、林则徐纪念馆;有草原明珠赛里木湖;每年6月,这里还能看到一大片薰衣草田。
二。去伊犁旅游注意事项
最佳旅行时间
伊犁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6月至10月。此时的伊犁风景秀丽,瓜果飘香,没有游客。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品尝各种新鲜的时令水果。3月底4月初清明前后是鑫源杏花盛开的季节,6月中旬是薰衣草盛开的时节,当地会举行盛大的薰衣草节;昭苏的油菜花也将在7月盛开。
穿衣指数
新疆早晚温差很大。从7月到9月,平均气温在23"c左右,最低气温在16'c左右,最高气温在30 "c左右,到9月底,气温迅速下降,10月以后,降到零下。——明年4月或5月才会归零。根据出行时间带合适的衣服,但无论何时去,建议带略厚保暖的衣服。
消费指数
在伊犁吃、住、票都不是很贵,但主要开销是交通费用。在伊犁度过2-3天,除去往返乌鲁木齐的交通,1000-1500元应该就能满足所有需求。
5. 旅游发展对伊犁的经济影响
一是充分提升和发挥伊宁市作为伊犁河谷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和作用,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在政策、资金上培植有特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推进总投资0.8亿元宏大油脂加工、总投资1亿元天宝祥肉制品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时大力发展乳制品深加工、林果产品深加工、蔬菜深加工,及以玉米、小麦、豆类等为原料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使这些项目在既有的基础上向集群式发展方向迈进。
二是积极推进“光彩工业园”和“中亚国际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后续项目的进度,加大工作和政策支持力度,确保项目按预期目标。即:争取在5年的时间内,实现总投资(招商引资)80亿元,实现新增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就业安置5万人。
三是积极发展龙头的制造业。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的新工业,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围绕总投资1.2亿元的金帝跃进汽车ckd组装项目,大力发展以汽车组装项目为龙头的制造业。
四是积极做好煤电煤化工产业。新汶集团、国电等大企业大集团已入驻伊犁,占地10平方公里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一期投资25亿元的2×30万千瓦热电项目正在积极申报立项,预期将在2010年之前完成投资实现达产,届时将实现产值6.7亿元左右,实现增加值2.3亿元左右,解决用工0.2万人。至2015年前,总投资约40亿元2×60万千瓦热点项目及各类煤化工项目也将有序推进。因此,围绕伊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我市建设煤电煤化工基地也将成为又一重要产业。
五是抓好以纺织、服装、小家电等其他轻工类产品为主的加工业。随着中亚市场对针织、鞋帽、小家电等轻工类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以金鹰亚麻为重点的麻纺业已逐步发展壮大,新合羊毛、袜业项目等一批纺织项目已落户合作区,宁波慈锡小家电产业项目已处于积极对接过程。面向中亚市场发展出口型的其他轻工类产品加工业成为今后一时期的工作重点。
6. 伊犁旅游业
“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从这句话中可见伊犁旅游的魅力。现在,“塞外江南”——伊犁,在旅游方面又有大动作了。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调研及多方论证,《伊犁河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月25日通过专家评审并正式出台。
此次规划是以伊犁河谷为主线,以那拉提草原深度开发与建设为主体,突出了草原风光和哈萨克族风情两大特点。
在评审中,专家们对规划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评审组组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兴斌说,该规划思路清晰,理念新颖,目标明确,资源评价和市场调研深入,总体布局定位与发展方向准确,符合新疆发展战略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实际,对伊犁州旅游发展有长远意义。
专家们认为规划提出了生态保护原则和措施,并对自然保护区、河谷湿地的保护提出了管理意见和措施,符合新疆的环保要求。
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林山在评审结束后表示:国家旅游局已将新疆确定为中国旅游业未来接替区,伊犁河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对新疆旅游业发展起到先导作用。
7. 伊犁旅游发展现状论文
张晋鲁,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导师、物理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
1982年毕业于喀什师院物理系,分配到伊犁师院任教,后来任“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新疆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新疆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新疆中学物理学科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于2004-2005年在日本筑波大学物理工学系谷田贝——伊藤研究室作访问学者。
2007-2010在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中玻璃化转变领域的研究,曾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40余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31篇。
荣获“教学名师”“精品课程主持人”“教学团队主持人”和“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等14项自治区级以上奖项,出版《大学物理》国家“十一五”等教材5部。
201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