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怀化市区旅游景点推荐
高椅古村,鹰嘴界,粟裕纪念馆,诸葛井,粟裕公园,粟裕古居,瓦祠堂,天马山公园,南岳宫,月凉亭。会同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枝柳铁路.209国道贯穿全境,全县辖十三个乡镇.五个少数民族乡,总人口三十五万,东接邵阳市洞口,绥宁,南靠广西桂林,西与贵州天柱交界,北与吉首接壤。
2. 湖南怀化市内旅游景点
历史上的湘西四大名镇:怀化的洪江 、 龙山里耶、 花垣茶洞、 泸溪浦市,其中里耶是湖南目前唯一被授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古镇。
洪江,湖南省辖县级市,由怀化市代管,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水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东接溆浦、洞口,南邻绥宁、会同,西界芷江,北依怀化市区,总面积2173.5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洪江市辖7个镇、13个乡。截至2021年,洪江市户籍总人口42.53万人。
洪江历史悠久,今之洪江,战国属楚地,秦为黔中郡地,境东起洗马乡土岭界,西止托口镇鲤鱼湾,长102千米,南起龙船塘乡雪峰界,北至岔头乡大沅,宽55千米,地势受雪峰山脉影响,东南高,西北低,山地夹丘陵与河谷平原相连。东南部多山地,海拔在400米以上,最高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中部安洪江谷盆地,地势低凹,且较平坦,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境内主要的旅游景点有黔阳古城、沅城古村、岩鹰洞大峡谷、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3. 怀化市区旅游景点介绍
怀化,以其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蕴藏着发展经济的巨大优势。山地资源丰富,全市共有山地面积3314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9.8%。全市木材蓄积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强,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林木种类繁多,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达74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9种。有果类72个品种,四季水果飘香,年产量达700多万担。全市有各种药用植物1700多种,其中茯苓、天麻产量为全省第一,茯苓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60%以上。
矿产资源丰富,全市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铜、煤、磷、锑、锰等11类45种,占全省矿产发现种类的41.6%。其中重晶石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80%以上,黄金储量占全省的20%,居全省首位;磷矿储量4亿多吨,居全省第三位;莫来石矿为全国少有。水能资源丰富,市内溪河密布,共有溪河800余多,且大多流速快、落差大。湖南最长的河流——沅水,有三分之一的流域面积在该市。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346.5万千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属全国10大水电基地之一的主体地带。旅游资源丰富,怀化市北接武陵源,南临桂林,东毗桃花源,西邻梵净山景区,为全省16个旅游区之一。
4. 怀化旅游游景点
怀化托口有个群红农庄,位于洪江市西南部托口镇二渡桥乡道旁,农庄面朝清江湖,三面环水,拥有绝佳的湖边观景视角。被网友戏称为怀化“小马尔代夫”,现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来到这里之后,似乎一切都变得很“慢”。临湖民宿、咖啡屋、游泳池、温泉、烧烤台、生态园林、露天婚礼基地、户外露营基地等休闲游乐设施,还有各种海岛氛围布景,随手拍都出片!在农庄里,游客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角度尽情欣赏一望无边、广阔辽远的清江湖景,如同身处海滨小镇度假一般,这也是它“小马尔代夫”称号的由来。
5. 湖南省怀化市景点
1、怀化万达最近的景点就是仅一条马路之隔的怀化湖天双拥公园,走进公园,享受着美景园林的同时,也可以接受双拥文化的熏陶。在已开放公园内,市民除了可以在爱民广场散步游玩,在侗族特色的吊脚楼休息小憩,还能在广场两边的长亭廊内欣赏“通道转兵”“一把军刀传深情”“一担皮箩的故事”等双拥主题的浮雕墙。
2、怀化大峡谷:位于怀化市鹤城区南郊海拔1174米的凉山之腰,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森林公园,是难得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景区内有高空滑索、极速滑道、石林群、高空玻璃走廊、钟鼓洞等游玩项目。
6. 湖南怀化市区旅游景点推荐一日游
怀化十大最好玩的地方1、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2、怀化排牙山景区3、雪峰山大峡谷漂流4、怀化洪江古商城5、怀化市通道皇都侗文化村旅游区6、怀化芷江三道坑原始生态旅游区7、怀化岩脚侗寨8、怀化沅陵二酉山景区9、怀化市溆浦县阳雀坡古村落10、怀化靖州文峰塔景区
7. 怀化周边的旅游景点大全
高椅古村
高椅古村是重要的怀化古村之一,位于会同县城东北48公里处的高椅乡高椅村。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庄犹如坐落在高围椅之中,高椅也因此而得名。全村有农户594户,共2205人,85%的村民为杨姓,侗族,系南宋诰封“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该村落较完整地保存着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间修建的民居104栋,建筑面积达19416平方米。古村落保存完整,规模较大,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交通较为便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1998年高椅古民居群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杂交水稻纪念园 杂交水稻纪念园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安江镇,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景区、湖南省红色旅游区,这里是杂交水稻发源地,杂交水稻从安江,从安江农校走向世界。
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纪念园,始建于1939年胜觉寺,其前身是湖南省立第十职业学校、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现在是怀化职业技术学校安江办学点。纪念园完整保存了1939年至1986年所建的各类教学楼及科研设施,建筑规模大、时代特征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这里不仅见证了袁隆平及其团队研究杂交水稻的奋斗足迹,是袁隆平重要的学术思想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地,也保存了抗日战争期间的美军飞虎队的医院,独具苏式建筑风格的红房子。 2011年11月安江农校纪念园正式挂牌成为第二炮兵理想基地,
2011年12月通过国家aaa级景区工作评定,正式成为国家aaa级景区。
黔阳古城
黔阳古城位于洪江市黔城镇,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100年,较湖南省内的凤凰古城早900年,可以感受到停留在这里的古老时光。2013年获评为国家4a景区。 黔城古建筑群与黔阳芙蓉楼于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双双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江古商城
洪江古商城位于洪江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佳古城”。起源于春秋、始建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商城,堪称“中国第一古商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全国罕见。在古商城“七冲八巷九条街”的整体格局中,近10万平方米、380余栋明清古窨子屋建筑呈“井”字型布局排列,10大会馆、18家报馆、23家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多家青楼、60余家烟馆、上百个店铺和近千家作坊散落其中。
芷江受降纪念坊
芷江受降纪念坊坐落在芷江县飞机坪边的七里桥磨溪口旁。原坊建于日本投降后两年的一九四七年二月,“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毁坏,一九八五年人民政府在原址上按原坊原样重新修建,2010年再次新修建。全坊为水泥建筑,四柱三拱门,高8.5米,宽10.64米,结构雄伟,气势巍峨。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受降旧址建于1938年,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
龙兴讲寺
龙兴讲寺在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距今已137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学院。唐太宗敕建江南讲寺并赐名龙兴,是有其深刻政治含义的,是希望借此通过佛法传播,感化“判服无常”的西南群蛮,实现教化一方,稳定一方,进而达到稳固朝廷对江南的统治,使国家更好的集中力量镇压边疆各民族和反唐势力,保障大唐帝业迅速兴起。
万佛山
主体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景区,毗邻国内著名旅游城市桂林,现已纳入“大桂林”旅游文化圈。原名迎风山,典型的丹霞地貌,曾作为湖南省国家首批备选冲刺世界遗产[31] 。2013年4月27日,万佛山正式开园运营。正式开园运营。古时有“南七十二庙,北三十六寺”之说,成了佛门胜地,得名万佛山。山脚,有一个石板床,相传吕洞宾路过时在此歇息,故有民间诗“仙人府”。
飞山寺
飞山寺,它建于战国时期,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此庙经过了无数次风霜。特别是公元一九六六年“文革”期间,遭到了严重的毁灭性的破坏,直到公元2008年在当地信士满延武、莫开伟的带领下,发善心捐巨款,再次修复。
侗族龙津风雨桥
龙津风雨桥位于湖南省芷江县,自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名僧宽云带头捐建建成起,几经圮毁,多次修复,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贾游客往来云集最繁华的地方,史称“三楚西南第一桥”。龙津风雨桥全长146.7米,宽12.2米,为当今世界第一大风雨桥。该桥人行道宽5.8米,长廊两侧共设厢房式店面94间,隔间建有7处凉亭,亭最高17.99米,整个风雨桥与全国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河东侗乡吊脚楼群相互辉映。该桥为全木质架构,无一钉一铆。
五溪文化广场
广场占地320亩,其中水域面积60亩,分为中心广场区、人工园区和自然生态区。广场中心有我国著名雕塑家朱惟精创作的雕塑图腾柱《五溪文化》。整个广场设计以人为本,“借景”自然空间,以历史与民族文化为背景,烘托出环境保护与守望家园的主题。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始建寨,明嘉靖三年(1524年),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寨。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因山就势,结构造型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鼓楼、门楼、芦笙场、古井、凉亭、萨岁坛、古墓葬群、侗族楼屋及青石板驿道等一应俱全,其中古楼4座,风雨桥3座,门楼1座,古井2口,萨岁坛2个,吊脚楼居室78栋,古驿道1.6公里。寨内民居采用“杆栏式”建筑为多。有的采用架立的吊脚楼式,以适应南方山区气候湿润,多蚊虫的特点。屋顶悬山式,施小青瓦或覆盖杉皮,使得建筑物色彩朴实,质感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