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宁旅游资源简介概况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青海省会西宁素有“夏都”的美誉,这里的夏季是最美的季节,西宁周边的旅游景点也很多,欢迎您来西宁做客:
1塔尔寺:距离西宁30公里,是著名的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寺内红墙金瓦,白塔经杆,还有艺术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
2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这里除了国内常见的动物之外还有难得一见的雪豹,这在全国屈指可数。另外这里还有青藏高原唯一的熊猫馆。
3藏医药文化博物院:内藏有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彩绘大观(巨星唐卡)618米之长。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2. 西宁旅游区
不会,口罩这么严重的,还未恢复正常生活。您好!12月的青海湖已经封湖了,茶卡盐湖也已经在10月10日关闭了。
不过可以去附近的漠河盐场去看看,也是很不错的哦。不同的季节,看到的美景也不一样。
12月份去青海湖一定要注意保暖,羽绒服、保暖衣裤、围巾、口罩、帽子、手套、保温杯都是必须的装备,提前预防感冒。
三天的时间给您推荐这条线路参考一下,或许可以帮到您。
第一天: 西宁-- - 塔尔寺-- - 青海湖 ---漠河盐场-- 黑马河(住宿)
第二天:黑马河-- - 环湖西路-- - 鸟岛-- - 刚察-- - 大冬树垭口 --- 冰沟林海 --- 卓尔山 - 祁连(住宿)
第三天:祁连 --- 阿柔大寺-- - 祁连大草原 --- 门源--- 达坂山 - 黑泉水库 - 西宁(结束旅行)
3. 西宁旅游景点介绍
西宁市十大旅游景点
1.塔尔寺 aaaaa
塔尔寺与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诞生的地方。由于寺院规模宏大完整,交通方便,已成为人们游览参观藏传佛教寺院最集中的地方和青海省最主要的旅游胜地。壁画、堆绣和酥油花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
2.青海省博物馆 aaaa
青海省博物馆,是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业单位。承担着青海全省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宣传教育、陈列展览等工作。青海省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58号。是文博院馆类人文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22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厅……
3.青海藏文化馆 aaaa
青海藏文化馆,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以现代展陈和表现理念为基点,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全方位介绍藏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和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景区。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和参与性于一体,充满梦幻般神秘色彩和强烈的感性震撼力的藏文化馆(已是国家aaaa……
4.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aaaa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是征集、保护、研究、展示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医药历史文化遗产、藏医药发展进程物证、珍贵文物和藏族文化艺术彩绘的综合性专业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藏医药博物馆。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由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政府支持,旨在向国内外公……
5.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 aaaa
西宁野生动物园,又名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是青藏高原唯一的、海拔最高的大型综合野生动物园,是一处集野生动物观赏、保护、科研、繁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西宁野生动物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动物展区面积1500亩,主要展区包括猛兽……
6.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aaaa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高新技术生物产业园区经二路36号,主体建筑气势宏伟,内涵深邃,以天圆地方的古老主题,对藏式建筑风格高度抽象和再现,融藏族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为一体,与管委会、园区广场形成“三位一体”统一和谐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总占地……
7.西宁市人民公园 aaaa
西宁人民公园是西宁市最大的公共游乐公园,位于城西湟水与北川河交汇处南岸。公园于1959年始建,后经数次扩建,现占地四十余公顷。主要游乐设施有花卉区、人工湖、儿童游乐区、动物观赏区及美术展览馆等。西宁人民公园始建于1959年,位于城西湟水与北川河交汇处南岸。始建……
8.马步芳公馆 aaaa
马步芳公馆始建于1942年6月(民国31年),耗资3000万大洋,次年6月建成,为马步芳私邸,取名为“馨庐”。在马公馆里许多建筑的墙面镶有玉石,故人们亦称为“玉石公馆”。公馆由多个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以及花园组成,各个院落的房舍布置有序,结构严谨。构成了统一和……
4. 西宁旅游资源简介概况怎么写
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与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四省区比邻。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全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第四位。其中草地3160万公顷,耕地58.99万公顷,森林25万公顷,其余为高山、湖泊、荒漠、戈壁、冰川等。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地形青海处在我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第一级上,绝大部分属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境内呈现出高山、峡谷、盆地、高原、台地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其中4000至5000米地区占全省总面积54%,最低点1650米,最高点6860米。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岭谷地,南部为青南高原,东部为河湟谷地,间有小块盆地和台地,西部主要是柴达木盆地。由于地形多样,适宜于多种动物和植物生长,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气候由于受海拔、地形、纬度、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青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季较长而不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地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降水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季节集中。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6℃——8.7℃左右,东南部年降水量为450毫升到600毫升。自然资源矿产资源:青海是一个资源型富省,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5种,探明储量的矿种105种,其中,50种居中国前10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等11种居中国首位。在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45种矿产中,青海有21种列全国前10位。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富含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青海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石棉、电石用石灰石、蛇纹岩、玻璃用石英岩、冶金用石英岩的储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石棉储量居全国第1位。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盆地内共发现油田16处、气田6处。据全国第二次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盆地总的石油资源有12.44亿吨,已探明2亿吨;天然气资源已探明472亿立方米。水能:黄河上游的水电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有178个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166多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度。拟建的中型水电站有尼那、直岗拉卡共7座。总装机可达1,10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68亿千瓦时,水电站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是国内地热资源较丰富的地区。畜牧草场:青海天然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场面积达3160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5%,发展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在辽阔肥美的草原上,生长着天然牧草940多种,其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良牧草约190多种,具有含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高,粗纤维低的特点。饲养的草食性牲畜主要有藏系绵羊、牦牛、马、骆驼、山羊等,普遍耐高寒、耐粗饲。尤其牦牛是青藏高原优势畜种,数量居全国第1位,占全世界牦牛总饲养量的1/3。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植物群中已发现经济作物1000种,药用植物就有大黄、甘草、贝母、雪莲、黄芪、党参、藏茵陈、羌活、虫草、柴胡等百余种、尤其冬虫夏草是驰名中外的贵重药材。全省有鸟类290多种,哺乳兽类109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1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3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6种。有22种珍稀动物被列入《濒临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i和附录ii中。旅游资源:青海省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具有青藏高原特色。全省已开发出旅游景点10多处。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尔寺,伊斯兰教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东关大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是登山、旅游的好去处。“海藏咽喉”的日月山和全国最大的人工水库龙羊峡、都兰国际狩猎场、坎布拉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境状况和问题2005全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42.0%,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1.54%,比上年提高5.48个百分点。建成烟尘控制区9个,面积72.2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音达标区1个,面积63.2平方公里。全省共有各类环境检测站21个,比上年增加1个。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2个;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176万公顷(21.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0.1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2025万公顷(20.25万平方公里)。本年新增大通北川河源区和祁连山、诺木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人口人口统计2004年年末全省总人口538.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7.5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38.53%;乡村人口331.09万人。全省男性人口276.43万人、女性人口262.1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32%和48.68%。0―14岁人口125.60万人、15―64岁人口381.30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31.7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3.32%、70.79%、5.89%。全年出生人口8.75万人,出生率为16.32‰,比上年下降0.62个千分点;全年死亡人口3.46万人,死亡率为6.45‰,比上年上升0.36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4.80万人,比上年少增0.4万人。人口增长率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9.49‰。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55个民族成份,现有少数民族人口共235.06万多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在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国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分别是:藏族21.89%,回族15.89%,土族3.85%,撒拉族1.85%,蒙古族1.71%。文化程度2005年,全省有研究生培训单位5个,招生数403人,在学研究生894人,毕业生117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8所,招生数1.16万人,比上年增长25.0%,在校生3.25万人,增长11.3%,毕业生0.81万人,增长42.1%;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7所,招生数1.32万人,比上年增长1.83倍,在校生2.47万人,增长31.0%,毕业生0.58万人,增长1.0%;普通高中144所,招生数3.76万人,比上年增长8.0%,在校生10.05万人,增长9.0%,毕业生2.54万人,增长22.7%;初中学校367所,招生数7.88万人、在校生22.7万人、毕业生6.81万人;普通小学2898所,招生数8.93万人,在校生50.69万人,毕业生8.1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数335人,在校生230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26万人,比上年增加0.51万人。全省“普九”覆盖率达86.8%,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年,全省全年创造生产总值543.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05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2.79亿元,比上年增长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本年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3%、59.9%、34.8%。财政收入2005年,全省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76亿元,增长25.0%;中央一般预算收入29.57亿元,增长21.7%。工业增加值和增长率2005年,全省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0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0%。规模以上工业创造增加值179.54亿元,增长22.7%。农业增加值和增长率200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56万公顷(368.4万亩),比上年增长0.4%;总产量93.26万吨,比上年增产5.4%。外贸状况2005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4.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8.2%。其中,出口额3.23亿美元,下降28.9%,进口额0.90亿美元,下降25.3%。外资利用状况2005年,合同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5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2.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支柱产业农业、水电业、盐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电讯现有电讯2005年,电信业务总量29.66亿元,增长15.1%。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42万门,本年新增33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3.5万户,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92.9万户,增长21.8%,乡村固定电话用户20.6万户,增长23.4%;本年新增固定电话20.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1.6万户,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4.8万户。全省年末电话普及率由上年的39.1部/百人上升到45.1部/百人。交通铁路兰青、青藏铁路干线及4条支线、59条专线贯通全省东西,总铺轨里程1100余公里。2005年,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56.2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6%。其中,铁路98.78亿吨公里,增长7.6%。全年完成货运量7152.5万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铁路1452.7万吨,增长11.1%;公路5491.4万吨,增长6.9%。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47.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7%。其中,铁路18.69亿人公里,增长0.3%。全年客运量4919.8万人,比上年增长6.9%。其中,铁路368.4万人,下降4.4%。公路全省公路线路年末通车总里程2.97万公里,比上年增长5.9%,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71公里。2005年,公路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8.27亿吨公里,增长6.5%;完成货运量5491.4万吨,增长6.9%;完成旅客周转量24.65亿人公里,增长6.3%;全年客运量4524.9万人,增长7.9%。航空民航通航上万公里,已开通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广州、成都、上海、格尔木、拉萨等地的航班。2005年,民航完成货物周转量0.06亿吨公里,增长45.8%;完成货运量民航。0.33万吨,增长43.5%;完成旅客周转量3.89亿人公里,增长18.2%;全年客运量民航26.5万人,增长18.3%。
5. 西宁市旅游资源
青海的旅游景点有:
1、西宁市塔尔寺景区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青海湖风景名胜区
青海湖风景名胜区,国家级5a景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间,三面环山,丰 沛壮丽、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古称西湖。景区以高原湖泊为主体, 兼有草原、雪山、沙漠等景观。青海湖风景名胜区,在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湖中有海心山、三块石、鸟岛、海西 山、沙岛五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山峦叠翠,景观独特,其成以鸟岛闻名遐迩。
3、格尔木昆仑旅游区
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正好处在亚洲大陆的十字中。格尔木市背靠昆仑山,身居万宝汇集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形成以格尔木为中心的昆仑文化旅游区。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使人走入梦幻般的盐世界;纳赤台清泉被誉为“冰山甘露”,至今还流传着当年文成公主一行进藏时在此歇息的佳话;生活在柴达木盆地的蒙古族在青海高原数百年的生活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青海特色的蒙古族风情;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雅丹地貌为世界所罕见。
4、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
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位于自治县东北,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高4178米,山清水秀,数百种树木掩天蔽日,各种花草植物绿茵盖地,有人参、三七、贝母等名贵药材,还有大量的珍稀动物,有“高原西双版纳”之美称。 循化为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这里少数民族风情独特,街子清真大寺、骆驼泉和撒拉族庭院可供参观。撒拉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青海独有的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这里少数民族风情独特,街子清真大寺、骆驼泉和撒拉族庭院可供参观。
5、青海金银滩景区
金银滩草原,位于青海省 海晏县境内。它的西部同宝山与青海湖相临,北、东部是高山峻岭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接壤。金银滩草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东距省会西宁100公里、南距青海湖28公里,占地570平方公里。西部与宝山和青海湖相临,北、东部是高山峻岭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接壤,方圆1100平方公里,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贯穿。 藏民兄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热土地上,有30多万支牛羊在这里生息,是典型的牧区。
6、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百里油菜花海青海省位于门源县、祁连山与大坂山之间的盆地,宁张公路、217国道和民门公路通达,距西宁150公里。是自然风景旅游区。长约50公里,宽约12公里,面积535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北方小油菜基地。每年7月,一年一度的油菜花旅游节是观赏油菜花的最佳时机,七月的浩门川,是花的海洋,也是歌和舞的海洋,一片别具特色的高原田园风光。百里油菜花景区被评为西部开发创业奖,是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
7、祁连风光旅游景区
祁连县是青海省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祁连县具有北接河西走廊,南连环湖过境通道的区位优势,在全省“一圈三线”旅游战略布局中处于“北线”的核心位置,是青海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祁连县是“大美青海”的缩影。有“天境祁连”、“东方瑞士”等美誉,有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祁连山草原,“中国百大避暑名山”——牛心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祁连风光”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8、热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绘画、雕塑、堆绣等艺术精巧绝伦,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老神秘的藏乡“六月会”、“於菟” 舞等举世无双。2004年,同仁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青海省唯一的“中国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县。2006年国家文化部把热贡艺术、热贡藏乡“六月会”、热贡藏戏、热贡土族“於菟”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为您呈现了名城、名寺、名景、名人为一体的同仁独有的旅游风景线。
9、大通老爷山风景名胜区
老爷山,又叫元朔山、北武当山,位于青海省,距西宁市30公里,因山峰顶部建有太元宫,即关公庙,庙内雕塑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位于西宁市北35公里大通县桥头镇苏木莲河畔,山顶部海拔2928米,相对高差近500米,是西宁附近山势雄伟,风景最优美的山峰。老爷山因山顶原有太元宫而得名。是青海省九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素有“北武当”之称。老爷山自古以“苍松蓊翳,石磴盘梯,川流萦带,风景佳丽”而闻名遐迩。
10、湟源丹噶尔古城
湟源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被誉为 “海藏咽喉”、“茶马商都”。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因位置独特,有“海藏咽喉”等称号。如今的丹噶尔古城商铺众多,繁荣热闹,很多从西宁去青海湖游玩的游客路过时都会参观一下。
6. 西宁旅游业
兰州没有西宁,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城市。近几年城市发展迅速,高楼林立,旅游业发展迅速。西宁市附近有很多游览胜地,如塔尔寺,青海湖,茶卡盐湖,城市中寺庙环布,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既有古老的建筑,也有现代高楼大厦,如果有机会的话来看看蓝天碧湖!!
7. 西宁市旅游景区
1 .青海大通国家森林公园.青海大通森林公园成立于1996年,2001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
2 .青海群加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地处群加藏族乡,为藏民族主要居地,保留着悠久古朴的藏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传统习惯。
3. 西宁市人民公.位于西宁市城西湟水与北川河交汇处南岸,总面积40余公顷。
4 .西宁湟源大黑沟旅游景区.距湟源县县城10公里,距西宁46公里,8公里长的山沟成丫字型。
5. 西宁南山公园.位于西宁市南山,风景十分秀丽,是休闲观景的好地方。
6.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通县北部,是县域宝库河、东峡河、黑林河的源头地区,总面积10.8万公顷。
7 .西宁植物园.是一座天然公园,原来只是西山林场的一个苗圃,1980年扩建为西宁植物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
8. 西宁海棠公园.以“海棠文化”为主题,通过植物、水系、地形及景观塑造、景点营造,营造了一处集休闲、文体娱乐等功能为一体、景观特色鲜明的主题公园,也是西宁最美的赏花公园。
9.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市湟水河流域西宁城区段,即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北川河,包括湟水河流经城区的39.1公里范围,北川河流经城区的10.8公里范围
10 .北山美丽园.依托北山而建,美丽如画,是西宁市较大的生态公园,也是西宁最美的公园之一
8. 西宁旅游资源简介概况图
西宁作为青海省省会城市,人口规模不大,常住人口238.71万,人均gdp5.37万元,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189 元,房价均价9869元/㎡!各项数据都比不上兰州!
西宁的消费,最让我目瞪口呆的是住宿价格,2014年9月份我在青海旅行,到了西宁发现找不到200元以下的旅馆,而且都是满房。注意,是小旅馆不是酒店,酒店的价格就更在四五百以上了。
后来找了很久,才在西宁郊区找到一个199元的旅馆。我问西宁当地人,西宁的旅馆平时也卖这么贵吗?他们说,旺季就是这样,抢手的很。
2016年5月我再来到青海旅行,这次提前在网上预定了酒店,没想到价格还是比较高,最普通的汉庭海友酒店上海大概也就卖120元左右,西宁还是最低199元。
除了住宿,在别的物价上,也能感受到西宁的物价高,吃最普通的牛肉面要10元以上,一个人稍微吃好点,肯定要二三十元以上。菜市场的蔬菜和水果也普遍比较贵,在超市里,多数的商品卖得都比东部贵,我买了一个乐扣的运动杯,西宁卖50元,上海只卖20多元。
那么西宁的消费水平贵,大概有几个方面原因:
1、西宁相当一部分消费人群来自全省各地,以及旺季时的游客,所谓物以稀而贵,在旺季的时候,供给小于需求,市场竞争不够充分,所以导致了消费高涨。
2、青海属于商品输入型省份,西宁位于青藏高原,本地物产不够丰富,很多物资需要外地运输而来,交通成本很大,所以物价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