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冷吃兔
冷吃兔(又名香辣兔),是四川自贡地区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四川的自贡、富顺、荣县一带是全国有名的养兔之乡,兔肉供应十分充足;该地区人们也十分喜爱吃兔肉,尤其是喜爱烹饪和品尝一种名为“冷吃兔”的菜肴,几乎家家都会做,人人都爱吃。不仅如此,只要是有客人到四川自贡一带做客,好客的主人招待客人的必备的一道菜就是冷吃兔,客人们品尝之后往往也是赞不绝口;即使是自贡人长时间地到外地去工作和学习,也常常喜欢让家里人做上一点,自己带上几包甚至让家里人邮寄几袋来解解馋。(这个我觉得最好吃 是名副其实的特产)
富顺豆花
关于富顺豆花的起源,有一段可以追溯远久的历史和一个有趣的传说:三国时期,由于当时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有一口“盐量最多”的富顺盐井,加上适宜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豆腐流传到了富顺后备受欢迎。此后,由于发达的产盐业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富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自贡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人气异常旺盛,豆腐食品需求量自然显著上升。发展到民国时期,一天,一位来富顺贩盐的商人来到当地有名的朱氏餐馆,由于实在没有耐心等待,就跑到厨房催厨子快点把自己点的炒豆腐端上桌来,当他看见那还没成型的豆腐正热气腾腾地在锅内慢悠悠煮着的时候,由于实在没时间再等了,便要求朱氏餐馆的店主将此“嫩豆腐”卖给他。没有充分凝固,当然就不能煎炒,于是,老先生就吩咐厨子备辣椒水让这位客人蘸着下饭。可是不仅没感到难吃,相反,他还觉得这样吃起来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老先生受此启发,在此基础上反复研究豆花的鲜嫩程度,蘸水的配方以及最适合配豆花的米饭。后来,便有了让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的“富顺豆花”,并成为川菜里的一个经典招牌菜。
自贡丝竹扇
灿若云锦、薄如蝉翼的自贡竹丝扇是我国工艺品中的一颗明珠。因为编织这种竹丝扇的技艺是由清代末年的龚爵五创造的,而且在龚家传了四代,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所以,人们习惯称自贡竹丝扇为“ 龚扇”。龚扇扇面是桃形,形似纨扇,是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的。它颜色嫩黄,薄而透光,绵软而细腻,恍若织锦,图案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无不维妙维肖,加上象牙或者牛骨做的扇柄,丝质扇坠,简直玲珑剔透,精美绝伦,被誉为巧夺天工的国宝。据说,有一次在广交会上,一位很内行的英国丝绸商人居然把龚扇认成了丝绸制品。当他知道这是竹编制品以后,惊叹地说:“自贡竹丝扇可以当之无愧地进入世界艺术瑰宝之林。”自贡竹丝扇早就享誉中外,1956年就获得出国展览奖,中美建交后,它被送到美国展出。如今,它已经畅销世界五十多个国家,深受各国人士的欢迎。龚扇的第二代传人龚玉璋,把原来用的几种篾刀改制成剖、刮、挑、拨等各各功能的工具十多种;在编织手法上,他也把原来的单纯的“人”字编织法扩展为点、线、破、十字等新工艺。龚玉璋对材料也很考究,要用阴山上、叶小节长、春笋秋材的“一年青”黄竹,黄竹砍下来以后,要经常用清水灌养,再用特制的工具匀花、刮青、起薄、清刮,最后成纤细如发丝、薄透为蝉翼、柔如韧如绢绸的竹丝,一把竹扇往往要用一千多根竹丝。他可以对照名家书画编织,达到名手临画的程度。编出的动物可以分老幼雌雄,编出的人物以看出喜怒哀乐。
龚扇传人的第三代碾长荣和龚玉文。他们很好地继承了祖传技艺,在扇面造型上、图案题材上、艺术风格上和色彩的运用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龚长荣编的“嫦娥奔月”和“奔月”,在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上受到赞扬,“嫦娥奔月”还在1981年3月在美国费城展出,获得好评。龚玉文创作的《薜涛制笺图》荣获1979年四川省技艺人员代表大会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自贡竹丝扇是四川省自贡市久负盛名的特产,是我国工艺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贡竹丝扇编织技艺由清代末年的龚爵五始创,因而自贡竹丝扇又被称为“ 龚扇”。自贡竹丝扇扇面为桃形,是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的。自贡竹丝扇颜色嫩黄,灿若云锦,薄如蝉翼,图案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无不形象逼真,维妙维肖,配以象牙或者牛骨做的扇柄,丝质扇坠,确是精美绝伦,堪称国宝。
自贡扎染
早在秦汉时期就问世的民间工艺美术扎染,是自贡市享誉中外的蓝印花布的品种之一。这些年来,用所染工艺生产的手巾、头巾、台布、窗帘、床单、桌布等用品已经畅销国内外市场。在1986年的自贡灯会上,这项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工艺第一次步入灯展,在自贡灯会上显示了独特的魅力。在这届灯会上,别开生面地出现了古十个扎染灯有表现以“恐龙之乡”为特色的剑龙、蛇颈龙等以“龙”为题材的灯,有表现民间传统题材的银锭灯、连环灯、阿福灯、葫芦灯、双鱼灯、松鼠灯、月亮灯、象灯、方胜灯等。扎染采用国中浓墨重彩的手法,既有工笔画的细腻,又有写意画的潇洒,光感强,远看活象实体,近看耐人寻味。它的色泽浓淡分明,毫不含混,艳丽多彩,有的灯上用了七、八种颜色,而且色调和谐自如,给经以美的享受。把扎染作为灯面的首创,是自贡工艺美术厂的民间扎染艺师张宇仲的一次探索。他把扎染中的“鹿胎缬”、“蜀缬”、“绵”、“撮缬”、“蚕儿缬” 等工艺流程,巧妙地运用在灯面制作中,使这些扎染灯透过灯光看上去层次分明远近有别,深浅各异,流金溢彩,毫无遮光、阻光等缺陷,给人以清新之感。张宇仲的扎染艺术在省内早负盛名。他在做扎染灯的时候一丝不苟。他在人物造型上参考了天津“泥人张”的阿福形象,四个阿福分别抱着鱼、牡丹、海棠、红桃等。造型丰满、神态感人,给人以欢乐喜庆的印象。 出现在这届灯会上的三十个扎染灯,都是先把灯型骨架扎好以后,再用双绉绸按形下料,绘图扎针。所以,绘画、针刺、染料都需要比较高的工艺要求。这次探索取得了很好效果,各方面反映都比较强烈。
自贡扎染为四川省自贡市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古称“蜀颉”,是自贡小三绝之一。扎染问世于秦朝,是自贡市享誉中外的蓝印花布的品种之一,现今扎染的面料扩展到了棉、麻、丝、缎、平绒、类绒、皮革等。主要品种有时装、领带、壁挂、手巾、长巾、窗帘、台布、床单等。
火边子牛肉
“民以食为天”,随着自贡盐业的开发,这里聚集了大量人口,这其中有商贾、有劳工;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绅商,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餐饮方式和习惯口味汇合在自贡这个“银窝窝”。由于这里消费量大,为适应各阶层人士和不同地方口味的需求,各地名厨也都带着各自的绝技来到这里。使得自贡各地风味饭馆林立,各种美食荟萃,其饮食文化因此显得丰富多采,美不胜收。自贡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牛肉。在过去,自贡盐场盐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是役牛,据记载盐业鼎盛时期的役牛有近10万多之头,牛多牛肉就多且便宜,因此,自贡以牛肉为原料的食物就花样繁多,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水煮牛肉”过去是盐工们的“大众菜”,由于便宜,盐工们往往将牛肉切成薄片,放在锅中一煮,然后蘸麻辣碟子吃,既经济又可口。本世纪三十年代后,自贡名厨范吉安在川菜“渗汤牛肉”的过程中,改为将各种佐料和牛肉片一锅同煮,进行烹调,这样作出的菜,肉片滑嫩,辣烫鲜香,色泽明亮,口感极好。此菜一出,即大受欢迎,不久各餐馆纷纷效尤,逐步成为一道自贡地方风味浓郁的川菜精品。自贡还有一道享誉全川乃至全国的名产,即“火边子牛肉”。它选料作工十分考究,先是选牛后退上的“股二,股四牛”,这样的肉一头牛只有10到15公斤。然后由熟练工人切成寸许厚的肉片,再将肉钉在斜倚墙壁的木板上,以奇绝的刀功片出极薄的肉片,并要求肉片上不得有漏眼漏缝。然后在上面抹上少许的盐和酱油,悬于通风处晾干,再摊在通气的篾巴上,用牛屎巴或干木灰徽火慢炕,据说牛屎巴炕的牛肉更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做成后的火边子牛肉,红亮透明,文字图案隔肉可见,最后涮上辣椒红油即成。
火边子牛肉吃起来酥而不绵,干香化渣,味醇可口,回味悠长且便于携带,成为自贡独有的名产。
火鞭子牛肉,井盐,豆花蘸水,富顺豆花,刀刀爽牛肉,各种井盐工业品 (浴盐足盐等等) 冷吃兔
富顺豆花
自贡丝竹扇
自贡扎染
冷吃兔(又名香辣兔),是四川自贡地区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豆花蘸水,富顺豆花,火鞭子牛肉,各种井盐工业品
火鞭子牛肉,井盐,富顺蘸水,
豆花蘸水,富顺豆花,火鞭子牛肉,各种井盐工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