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广州有4个项目成为新列入或扩展项目。获推荐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技艺、体育、医药和民俗。(一)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沙河粉是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最早出自广州市沙河镇而得名,据考证是由以打石为业的“东江客家人”传入广州的。关于沙河粉的起源,还流传着不少传说,多与客家人的迁徙有关。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沙河镇已成了远近闻名的沙河粉镇,较有名气的沙河粉店就有义和居、福安居、泉珍、同心等,但都是夫妻小店。其传统做法是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浸泡大米,将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沙河粉传统制作工艺,最重要的是四点:用水、选米、磨浆、蒸粉。2011年,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蔡李佛拳(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始创于广东广州,主要分布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越秀、荔湾、花都等区,辐射周边地区,还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蔡李佛拳是由广东江门新会县京梅乡人陈享于1836年始创的新拳种,它糅合了佛家掌、李家脚、蔡家拳三家之精华。(三)针灸(岭南陈氏针法)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自1895年陈宝珊在西关开设中医馆,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其在两广和港澳等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它集多种针法特点于一体,包括陈氏飞针法、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陈氏导气手法等,经历代传人的甄辨、整理与推广,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针灸理论和实践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岭南针法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春节(行花街)“行花街”即逛迎春花市,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广州迎春花市一年举行一次,每年由春节前年廿八开始,至年初一凌晨结束,以喜庆热烈的气氛、祥和美好的寓意受到群众喜爱。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当时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为花木产区。其时,搭起了一排排展卖鲜花鲜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人们称之为“花街”。广州迎春花市寄托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汇聚搭棚、灯饰、楹联艺术与地方美食、工艺美术、民间文艺等元素,是广府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
- 特别关注
-
维吾尔族与汉族的习俗区别?
4 2
关于东盟十国的各种信息?
164 0
东盟十国的历史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渊源
139 0
形容东南亚风景的句子
1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