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普遍信仰的宗教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建筑是干栏式竹楼。傣族禁忌有进佛寺要脱鞋袜,忌从家中火塘上面跨过,忌摸小和尚的头顶,忌砍“神树”。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节日清晨,青年男女上山采摘山花和树枝制成花房,连同供品抬到佛寺,并在佛寺园中堆沙塔三五座,塔尖插竹枝,围塔而坐,听佛爷诵经,有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中午时担清水浴佛。礼毕,青年男女到佛寺外互相泼水,以示祝福。此外还举行赛龙舟、丢包、点孔明灯及唱歌跳舞等活动。
民族礼仪中的傣族日常习俗礼仪文化有哪些?
傣族非常尊敬老人,晚辈从长辈面前经过,要弯腰细步;村中办红白喜事都要 专门送饭菜给老人。傣族人说话和气,家庭、邻里关系十分和睦,很少发生争执和 吵架;热情好客,凡过往客人,都会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有的家庭还专门备有招待 客人的被褥,比自己用的还漂亮。
傣族人喜欢住竹楼,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这里有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 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传统竹楼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筑成,为干栏式 建筑,以粗竹或木头为柱椿,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周无遮栏,专用于伺养牲畜家禽, 堆放柴禾和杂物。
楼室四周围有竹篱,有的竹篱编成各种花纹并涂上桐油。房顶 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盖而成。一道竹篱将上层分成两半,内间是家人就寝的卧 室,是严禁外人入内的。外间较宽敞,设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人的场所,又是生 火煮饭取暖的伙房。室门外有一走廊,一侧搭着登楼木梯,一侧搭着露天阳台,摆 放着装水的坛罐器皿。
傣家人进屋都要脱掉鞋子,光脚踩在竹席上,天长日久竹席 就变成壳程程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竹楼也在演变进化,不少竹楼已不是全竹结构了。有的 用木板作墙铺地,有的用砖块砌墙,有的屋顶已不用茅草而用油毡、青瓦或铁皮铺 成。楼下不再饲养畜禽,只供堆放杂物。
室内的装饰也更加现代化。
傣族喜欢独家独院,当孩子成人娶亲,便有新的院落出现。谁家建造新竹楼, 全寨子的人都会来帮忙,送草排、赠青竹、来帮工,因此建房速度相当快,一幢楼一 两天即可竣工。新楼落成,男女老幼会前往祝贺。傣族人民喜爱的“赞哈”,更是 以自己的歌声祝福主人迁入新居后生活美满。
傣家人对水格外虔诚,对水井建筑格外重视。水井一般都坐落在绿荫丛中或 大青树下,环境清洁优美。在傣族,村寨的水井上面都建有保护井水不受外界灰尘 污染的井罩,井罩千姿百态、精巧美观,极富民族文化特点,成为傣族村寨的一景。 他们喜欢将每眼井建成的那一日定作“祭井日”。
每到祭井日这一天,寨子里的男 女都来到井边,共同把井里的淤泥淘尽,把周围的环境收拾得干干净净,将井罩彩
绘一新。
根据傣族的宗教习俗,男孩一到七八岁就要削发为僧,开始过宗教生活。妇女 虽然不入寺为僧,但也都是虔诚的信徒。送孩子入寺为僧是件大事,合家欢乐,要 举行隆重的入寺仪式。
孩子一旦踏入佛门,便吃住在寺庙,每天诵经习文,学习各 种功课,不参加社会劳动,靠群众斋僧生活。功课完毕便可上街访友探亲,但不在 外过夜。根据自愿,二三年后还俗。
由于宗教的缘故,傣族人民还特别喜欢塔,诸如白塔、水塔(塔井)、葫芦塔、笋 塔等。
更为有趣的是,少数傣族群众纹身图案也是塔的造型。塔作为一种宗教建 筑,在西双版纳随处可见,但最为雄伟壮观的首推曼飞龙齊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