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洪福寺最有建筑文化特色。洪福寺在山西长治城南李坊村。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始建,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大修,明天启年间装绘佛像,清乾隆间又曾补葺。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眼光菩萨殿、罗汉殿、大佛殿等。两侧有配殿、厢舍,廊庑以及禅院、方丈院等。其中眼光殿和罗汉殿为宋、金遗构,余皆后人重建。二殿皆三间见方,单檐九脊顶,檐头翼出,殿顶平缓。殿身用小抹角石柱,柱身收刹显著。斗拱为四铺作单下昂,横拱长度都超过宋代李仲明《营造法式》规定。梁架全部露明,断面砍削规整。梁枋、斗拱和栱眼壁上形绘精致,内容以花卉为主,遍施沥粉贴金,色彩有石青、石绿、石黄、白粉四种,图案富于变化,笔力流畅,色泽纯朴浑厚,可谓佳作。
山西大槐树的人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元朝末年,中国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灾荒,再加上元朝统治者贪婪无度,治国无方,山东、安徽等地广大农民揭竿而起,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统治者顾此失彼,忙于招架,经过20来年的长期战乱,元朝灭亡了,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地方势力,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明。
据统计,元朝全国原有人口是9000多万人,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统计,只有5000多万人,剧减三分之一还多。全国各地特别是中原地区遗骸遍野,地旷人稀,呈现出一片极度凋敝的局面。红巾军起义的大本营山东、河南尤甚,“往年大姓家,存者无八九”,“多是无人之地”,河北各州县也因“兵革连年,道路皆堵塞,人烟断绝”,甚至连昔日繁华昌盛的扬州城中居民竟只剩下8户。
面对战后这种衰败凋零的状况,朱元璋认识到“今丧乱之后,中原荒莽,人口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务”,他把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当作首要政事付诸实施,并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郑州知州苏琦等官员的建议,大规模地推行“移民垦荒”政策。
而在元末战乱中,东靠太行、西临黄河的山西凭借相对封闭的地理优势,在冀、鲁、豫等省农民起义军驰骋征战、浴血沙场的时候,战火极少波及。元末学者钟迪在其《河中府修城记》中说:“今天下劫火燎空”,“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呈现出一派太平无事世外桃源的景象。周边诸省逃避战乱前来山西落脚定居者甚多,如明成化本《山西通志》记载:进士授国史编修李炳金,原是山东堂邑人,元至正年间避战祸于山西翼城。因此山西在元末战乱中人口并无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因此“居民丛杂”、“地狭民稠”的 山西就成为“移民垦荒”迁出的重点地区。
古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北1公里许的贾村西侧,坐落在汾河岸边。这里原是唐贞观二年(628)所建的广济寺,因汾水上涨,寺地迁移。寺左大路边,有一株古大槐树,“树身数十围,树荫蔽数亩”,大槐树旁就是南北交通要衢。从这里间北经娘子关可达幽燕,向东经东阳关可至齐鲁,南通秦蜀,西临河陇,并且与平阳府的府治临汾毗邻,境内又有七座烽火台,便于与外联络事务。因此,明政府就把移民办事机构设在大槐树下,在广济寺“设局驻员”,从山西近县迁出的移民均须在此汇集,办理迁移手续,“发给凭照川资”。因此此地就成为移民荟萃开拔之地,一次次大移民的高潮也就在洪洞大槐树下掀起。根据《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等史料记载,光是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等地大规模移民垦荒就多达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