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南大溶洞
1、猛犸洞
猛犸洞(mammoth cave)是世界上最长的洞穴,位于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的猛犸洞国家公园,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猛犸洞以古时候长毛巨象猛犸命名,这个“巨无霸”洞穴截至2006年,已探出的长度近600公里,究竟有多长,至今仍在探索。
2、韩松洞
韩松洞位于越南风牙者榜国家公园,风牙者榜国家公园位于河内南边500千米。科斯特溶岩地貌是该国家公园最大的特色,已发现的洞穴多达300个。2003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韩松洞是越南偏远丛林中发现的,绝大多数区域横截面积达到262×262英尺(约合80×80米)。很多科学家认为韩松洞是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大型天然洞穴,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洞穴通道。
3、乐业大石围天坑群
大石围天坑,位于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的北边,分布着29个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景区东西走向长600多米,南北走向宽420米,垂直深度613米 ,象个巨大的火山口,四周似刀削的悬崖峭壁,异常险峻,是一块鲜为人知的秘境,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旅游奇观。大石围天坑,集险、奇、峻、雄、秀、美于一体,被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评为“天坑博物馆”、“世界岩溶胜地”
4、斯科契扬溶洞
斯科契扬溶洞是喀斯特高原上,它位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与意大利交界处喀斯特高原的比弗卡河谷最低地,的里雅斯特湾东面13公里,离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52公里。
5、张家界黄龙洞
黄龙洞位于武陵源的索溪峪景区内,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其庞大的立体结构洞穴空间、丰富的溶洞景观、水陆兼备的游览观光线路独步天下,被列为国际旅游洞穴会员。现已探明的洞底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全长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上下共分四层。其规模之大、钟乳石之多、形状之奇,在国内外溶洞中极为罕见。
6、欧若恩多加洞穴
欧若恩多加洞穴,位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密苏里州的欧若恩多加(onondoga)洞穴具有奇怪的钟乳石,摄影师形象地将它们描述为“利莱垫”和“结肠”,酷似世外仙景。
7、挪威海蚀洞
挪威海蚀洞,海蚀地貌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异形山石,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地貌星罗棋布。挪威海蚀洞,酷似一个冰海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8、芦笛洞穴
芦笛岩洞穴位于著名旅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茅茅头山(又称光明山)南侧,是我国有名的旅游洞穴之一。芦笛岩洞穴是所有旅游行程必经之地。其名字源于向外生长的芦笛岩,人们用其做成长笛。在被水侵蚀的洞穴里,到处可见由碳酸盐沉积物所形成的钟乳石,石柱和岩层。利用彩色的灯光,240米的洞穴变成了非常奇异的景观。
9、怀托摩萤火虫洞
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也称萤火虫洞、怀托摩洞,位于新西兰的怀卡托的怀托摩溶洞地区,因其地下溶洞现象而闻名。地面下石灰岩层构成了一系列庞大的溶洞系统,由各式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来点缀装饰。
10、芙蓉洞 5a级景区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大约120多万年前),发育在古老的寒武系白云质灰岩中。洞内深部稳定气温为16.1度。芙蓉洞主洞长 2700 米,游览道1860米,底宽12-15米以上,最宽69.5米;洞高一般8-25米,最高48.3米;洞底总面积37000平方米。
2. 越南溶洞科普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貌,以欧洲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喀斯特高原之地名命名。
可溶性岩石最初形成于海底,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经历了数千万年的变迁,最终塑造出的壮丽景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焕发着惊心动魄的美,它雕刻出的“奇山异谷惊石怪洞”令无数旅行者魂牵梦绕。
3. 越南溶洞景点
首先是来自苏格兰地区的斯摩洞,说这个洞穴独特,在于其的省份,既是一个海蚀洞,还是一个淡水洞。有人可能会好奇什么是海蚀洞,答案就是由海水不断融蚀而成的冰洞,但是海水是咸的,要促进成一个淡水洞的几率极低。可见这个斯摩洞有多神奇。
除了斯摩洞以外,还有世界第一大洞穴-韩松洞,这个洞穴位于越南,洞穴之大,绝对会让你想象不到,而至今科学家也没有了解到其形成原因。
此外依次排列的还有位于我国山西的万年冰洞,这里的气温和外面的气温截然不同,进入这里不仅十分寒冷,而且其中还存在一些变异生物,实在十分神奇。而排在后面的,也是最压轴的诡异洞穴--印度尼西亚爪哇洞,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位于爪哇岛上的洞穴,这个洞穴号称能够吸人进洞穴,至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白骨累累的地方,很多人都想一探究竟,但时常因为这个洞的诡异而不了了之
4. 越南国家公园溶洞
龙湾溶洞位于顺义区龙湾屯镇唐洞村东,距焦庄户地道战遗址1公里。该洞于1998年开始勘测,目前正在开凿之中,据初步探测,洞长800米,总面积 5000平方米。步入洞中,造型各异的钟乳石便展现在您的面前,有的如参天的石柱;有的似一只巨手;更有那形似火焰山的乳石群。淡淡的灯光映照着这些维妙 维肖的钟乳石,让你感受着自然的神秘。
5. 越南大山洞
世界最大洞穴是指越南广平省的韩松洞。
越南广平省现世界最大洞穴,内部有雨林河道,景色壮观。越南广平省的韩松洞位形成于200-500万年前,由流水侵蚀地底石灰岩作用而成,并终致山中顶部石块塌陷,形成了巨大的内部空间。洞穴有5.5英里(约8855米)长,650英尺(约198米)宽,高超过15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洞穴,如今仍在不断扩展。洞穴内至少有150个独立的小洞,还有湖、河、森林。“韩松洞”取意“山中的河流洞穴”,借助偶尔映入的阳光,探险者有幸目睹洞穴内复杂的石质结构。
6. 越南溶洞琥珀
越南不产蜜蜡。
1、蜜蜡即密腊,琥珀的一个品种,呈不透明状或半不透明状的琥珀被称作蜜蜡。
2、蜜蜡为非晶质体部分组织较疏松而又不含其他矿物的蜜蜡能浮于水(英文蜜蜡amber一词自阿拉伯文,其原义即为“浮于水”的意思)。蜜蜡摩擦产生静电荷,能吸附纸片、铁屑等轻微物品,部分不摩擦亦带有静电荷,握之有“啜手”的感觉。
3、在中国,自古及今称呼蜜蜡亦有过好几个不同的名称,例如有虎魄、琥珀、珀、蜜蜡、遗玉、江珠、顿牟、育沛和红松香等数十种之多,其中亦有地方、和时代之分。但是现在,琥珀市场越来越细化的基础上,才分出了蜜蜡的支系。石化年份亦同于其他珀类,短则二千万年至五千万年,长则六千万年至上亿年,市场上常见的基本都是石化两千万年至五千万年的矿,石化年份越长的越罕见也越有价值。
4、最常见的蜜蜡主要是产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黄色蜜蜡。一般常见的黄色,白色,甚至有些还是半透明的状态,称为半蜜半珀。黄色有深浅之别,年头久的老蜜蜡通常是深黄色,有的甚至发红。缅甸所产大多为琥珀但也有少部分珍稀的蜜蜡,中国的抚顺也有出产少部分,不过近年已近枯竭。蜜蜡有许多种颜色,皆因埋藏地质含矿物质的不同。这些珍罕蜜蜡形成年代在四五千万年以上,甚至有一亿多年。但它们的数量却非常稀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