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神秘而祥瑞的节日。
春节,老百姓称为过年。过年的时间很长,有二十多天,天天充满神秘而祥瑞的气氛。
在中国,民俗以腊月二十三为过小年。为什么要从这天开始过年呢?传说天上派来的灶神在家里住了一年,这天到天廷去向天帝汇报情况。老百姓送走了灶神,没有人监督了,于是开始过年。送灶神的过程也是祭灶神的过程,老百姓希望灶神在天帝面前多说好话,从天帝那儿带回谅解和福佑。
民俗以年三十为除夕。除夕要吃年夜饭,全家团圆,佳肴美餐,酒醉饭饱。当晚要以“新桃换旧符”,重新张贴门神,用以辟邪。有的挂钟馗,有的悬桃符,有的烧香敬祖宗。全家聚坐守岁,迎接灶神带回吉祥,辞旧迎新。这一夜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
农历正月初一是岁首,称为元旦。旧俗的元旦就是春节的第一天,与现在的元旦不同。1949年我国规定以公历的一月一日为元旦。
新年第一天,打开“财门”,放鞭炮驱邪辟瘟,相互说吉利的拜拜话。有的地方还要占卜气候,以兆年成。
正月间有立春节(此节多数在正月中),民间有祭句芒神,迎土牛,迎农祥等等祈求丰年的活动。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又称元宵节,这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祀门户祭蚕神,拜太一,吃元宵,观灯舞龙。直至午夜12点,才是过年完毕。
整个过年都是在神秘和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度过。放鞭炮的意义在于驱鬼辟邪,祭祖的意义在于神灵保佑家人,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来年的吉利。
今天是我们传统重要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我还真想问一问,你知道这个节日来源吗?
中秋节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有赏月、品瓜果、食月饼,蒸河蟹、饮花雕酒;全家人吃团圆饭等风俗。现我国已把中秋节立为法定节假日。
中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因旧文中通仲,亦仲秋,“仲”,指其月在秋季的中间。《尧典》有:“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之说。中秋节也叫秋节、月夕,传统风俗又称农立八月十五日为“秋节”、“月夕”;民间称之为“八月节”、“月饼节”、“团圆节”等。
”秋”是榖物熟丰之季,“节”乃万物成熟之时,其实就是农作物收成的大好时机。而“月夕”为美好的月夜,唐杜牧《樊川集.赠渔夫诗》有:“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潮几十春。”诗句;“月夕”又特指农立八月十五日。宋吴自牧《梦粱录.四八月》著:“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中秋节家人团圆的话题,就是月饼的来历。“月饼”是一种圆型有馅的饼饵。为农历中秋节的应时食品。人们取团圆之意。既元代周密《武林旧事.六》“蒸作从食”述录为月饼。那么,大家赏月之时的话题就是月精了。“月精”指月的精华。《汉书.叙传》记:“元后娠母,月精见表。”《初学记.引淮南子》又述:“羿请不死之药于王母,羿妻姮娥竊之奔月,托身於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称的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如妇在母家,这天必须返回夫家。见: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二春场》之言。另“团圆”,即团乐、团聚。《景德传灯录八.襄州居士》庞蕴有偈曰:“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乐头,共说无生活。”;宋范成大《石湖集.周喜妹自四明到》诗曰:“团圆话衰老盼衰,一妹乃从海浦来。”,《全唐诗.杜荀鹤.乱后山中》作:“兄弟团圆乐,羁孤远近归。”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中秋节之日,亦是对月亮丰满完整的天象及亲人眷属欢聚团圆佳时的美好幸福企盼。可谓“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簌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
感谢邀请!再会。
好像是八月十五为了杀答子在月饼里传纸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