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8凯发-凯发真人 » 风土人情

“三月街”是中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k8凯发

2022年12月30日 21:58:041

“三月街”是中国白族的传统节日。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小年”是我国哪一民族的传统节日?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它并非专指一个节日,而是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小年”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是人间祭灶的日子。根据各地风俗的不同,“小年”的日期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 为小年,中国国内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也有地方将冬至叫作“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
  “小年”有三方面的寓意:一是指农历腊月 是小建的年份;二是旧俗中有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的传统;三是树木等生长缓慢的年份。在神话传说中,古代每家每户都有炉灶,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即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
  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小 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每一家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 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由于灶王爷是男子,所以民间祭灶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
  从周朝开始,历代宫廷都将祭灶的风俗列入祭典,并在全国范围内立下祭灶的规矩。祭灶的传统在这时期已经成为定制了。清朝从雍正年间开始,宫廷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 要在坤宁宫祭神,与此同时也要祭祀灶王神。王卿贵族甚至民间都纷纷效仿,于是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成了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小年”发展至今已不再局限于祭灶,而是具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其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

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那达慕、马奶节等。朝鲜族的 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 过农历新年。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 关。回族、东乡族、塔塔尔族等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 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怒族主 要节曰有春节、仙女节、祭谷神等。独龙族的传统节曰只有一个,人们 称“卡雀哇”,意为年节。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 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具特色。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 收获节、过年节等。
  俄罗斯族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 历的1月7日欢度圣诞节。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祭山、吃新、过 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鄂温克族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q苗族 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 节等。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 海会、拜日望等。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春节。锡伯族节日中最具民 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土家族的 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每年庄 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
  壮族节日 有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扎勒 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即十月年。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 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 有节日。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 “转山会”、“尝新节”等。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水族节曰最 隆重的当推“端节”。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迄脱乞迪尔 节是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京族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 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

上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