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饭,吃的是概念。或者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吃的是文化。这使饮食问题带有了社会性(甚至艺术性),而不再仅仅是一项形而下的生理活动。 日本人饱食终日,自然把饮茶的过程,也提炼为向哲学靠拢的茶道,有点在清风、明月、插花与器皿中求真理的意思。中国人则更了不起,把一日三餐都当作兢兢业业的功课了,煞费苦心,追求着那令人拍案称绝的艺术效果。好吃极了!是较流行的一句赞美用语。所以,美食家的虔诚丝毫不亚于画家或雕塑家,对美的体会甚至更全面:色、香、味,连深藏不露的舌头都调动起来了,成为鉴赏的工具。 当一席大菜合盘托出,井然有序地布置在餐桌中央,简直就像揭开了蒙在某一尊艺术品上面的幕布,不时能听见一、两声由衷的喝采,当然,这是躲在后台掌勺的厨师所期待的。宾客们举杯相庆,仿佛在进行小小的剪彩仪式。然后就各司其职,频频挥动蜻蜓点水的筷子。金圣叹评《水浒》,脂砚斋评《红楼梦》,也不过如此吧:在字里行间作点小楷的眉批。不管是冷盘还是炒菜,最终都必须经得起筷子的酷评。 在中国,每一桌宴席的推出,都笼罩着新船下水般的热烈气氛。而每一位食客,都是动作熟练的老水手,或者说,都是潜在的评委。难怪开餐馆的老板,都很会看客人的脸色。看客人的脸色就能了解到厨师的水平。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喜字。这也是中国人最热爱的一个汉字。而吃饭是最能烘托出这种喜气的。喜气洋洋,东道主自然满意。传统的喜宴,被清代的满汉全席发挥到极致。从其名称即能感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意味,强强联合的意味。正宗的满汉全席要连吃三天三夜,茶肴不重复。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一场饮食文化的马拉松!吃饭,在中国是最日常的仪式,是最密集的节日。
中国民族的饮食禁忌?
中国饮食的禁忌主要包括饮食方式和饮食对象两个方而。在饮食方式中的禁忌大多是礼节性的,俗称“讲究吃相”,主要表现在用筷子和端碗等细节上。如在进餐时,不要将夹起的食物再放回公用的饮食器皿中,不要用筷子敲打桌子或碗碟,不能在盘中挑挑拣拣,不要用嘴咬筷子,不能用筷子当牙签剔牙,在交谈说话时,不要用筷子指点他人,剔牙时不要说话,口中有食物时不要说话,不要用手取食,最好借助筷子或其他器具,喝汤粥时不要发出呼噜或咂咂声,在饭桌上不要只顾自己吃食,而不与他人说话交流等等。
狗肉可能为大多数民族的人们所禁食,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忌食猪肉的教规,喇嘛教忌食鱼虾,佤族人忌食鸡和鸡蛋,傈僳族、苗族一些地区在丧葬期间忌食辣椒,汉族的有些地方在丧葬期间也忌食肉类等等。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也有忌口的某些食物,在公共的就餐环境下,最好相互理解和关照并尊重对方的饮食习俗。
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忌吃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锡伯族,满族忌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