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8凯发-凯发真人 » 风土人情

苗族的风俗是什么-k8凯发

2022年01月09日 08:51:30100

饮    食
    苗族人民历来以大米为主食,辅以包谷、小米、小麦、红薯、洋芋等杂粮。副食为豆类、瓜类、蔬菜,都为自己栽耘。野菜是从坡上采集而得。日常调味品有辣子、葱、蒜、芜荽、木姜子、木姜花、花椒等。肉食除猪、牛、羊,是自养或在市场上购买外,鸡、鸭、鱼、鸟、禽蛋全是自养或捕获。很少杀牛,以屠猪为普遍,屠猪主要是在至亲往来,节日丧葬,以及祭祀时才吃上。杀鸡鸭也主要是在这些情况下所为,平时是很难吃到的。


    苗族的饮食特点有四:一是重糯食;二是嗜酒;三是喜酸;四是善腌。


    糯食是苗族主食之一,也是苗族人民十分重视的主食,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人们认为吃粘米饭不顶饿,味淡,不及糯米饭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着吃极为方便。凡逢走亲访友的礼品,各种节日(姊妹节)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绚白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酿酒、长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制盒盛糯米饭储之随身带去食用。尤以新媳妇初见翁姑,女婿拜见岳丈。糯米制作的上述礼品是必备的礼物。因此,糯米的用量比例是很大的。是苗族人民的主食烹饪,对粘米普遍采用木甑蒸和鼎罐煮闷熟。多是按米放水,不滤米汤,群众称为“按汤饭”,苗语称“告翁贺”,食之既不淡味,又有营养。糯米是先用冷水泡发胀后,过滤放于木甑上蒸熟,再陈放于木盆内而食。粘稻或糯稻,多是舂一次吃一天,常年如此。认为现舂现煮,吃了养人,放久了的米是陈米,吃了不养人。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碓、水碾两种,是很早就使用的工具,每户必备。水碾(有称水磨的)碾米才是三几百年历史,据传是外族传入的。近水的寨每寨有架或数架水碾,也只有在农忙季节才使用,干旱主要还是依靠石碓舂米。加工方法,把焙笼烘干或日晒干的稻谷放入石臼内,用脚踏碓杆后端,使舂杆起落,利用落下的力来舂米,舂好即筛去糠而得净米。


    苗族人民喜食酸辣味汤菜,家家户户都有酸菜、酸汤和酸辣子。苗族的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将收割下来的青菜、白菜、韭菜、萝卜等洗净晒干,切细,调糯米粉、糯米饭或米汤、辣面、盐水等与菜拌匀腌于坛内即成。生食可作劳作午餐的下饭菜,冰雪封冻时节可开汤就食。平时煮新鲜蔬菜或瓜豆,掺与酸菜或酸汤,食后既可健胃生津,又可清火祛热。暑天将酸菜开成清汤或将生酸菜泡以凉井水,是十分可口的解渴饮料。


    “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烹饪简便,四季可制。将酸汤兑清水,放入适量食盐,煮沸后将活鲤鱼割取苦胆,放入锅里,煮至鱼鳞翘起为佳(切忌酸汤未煮沸就把鱼放入锅里,这样会产生鱼腥味)即成,食用时肉嫩汤鲜,清香可口。


    腌鱼,是苗家待客的传统佳肴。它色鲜味浓,吃起来爽口畅心。苗族人民习惯在稻田里放养鲤鱼,将捕捞得的鲜鱼洗净,剖开取其内脏,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 面等佐料浸渍,置于烟火上烘至半干,再把备好的甜酒抹上,或糯米粉放在鱼上面,一层鱼一层甜酒糟,装进坛内盖好,封严。等到半月以后,就可取出来用油煎吃,也可生吃。隔年腌鱼,鱼刺已软柔,鱼内甜辣、咸各味兼有,食之别有风味。


煮“冻鱼”,在过“苗年”,冻鱼是必不可少的佳肴年菜,祭祖也很重要。烹调不像平时用油煎,而是在锅里先放酸汤煮得滚沸,而后将活鱼剖取苦胆,放进酸汤里煮;有的加入豆腐或黄豆放盐煮。快舀时,放大蒜、葱、辣子面等佐料,熟后,即舀入钵里冷却,便成“冻鱼”,吃来清凉可口,送饭。


    腌肉,是将鲜肉肥瘦切成片,用糯米粉与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面等佐料放在肉的上面,一层肉一层米粉,放入坛内封好,半月后便可取出来炒吃,清香可口。


    苗族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商末周初,贵州便有酒。苗族人民因而形成了饮酒嗜好之一。大部分农户都能自制酒米曲,自酿甜酒、泡酒和烧酒,但以烧酒最普遍。苗族人民在长期酿酒,用酒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风格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饶有风趣的酒礼酒俗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苗乡酒文化,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做出独特的贡献。


    酒礼酒俗宛如灿烂的山花令人目不暇接。在苗族社会中,酒的用量是很大的,如建新房、过年过节、婚、丧、祭神、敬祖宗等,都要用酒,特别是做重活,放工时餐餐离不开酒。一般成年人饮酒居多,妇女平时虽不饮或少饮,但遇有宾客来到,或者喜庆之日,家中主妇也以酒相敬,客不饮或饮不力,主人怫然不快,客人不醉不罢休的心愿。因此,即使自家不能喝,也都自酿一缸储存待客。从种种用酒活动中,可窥见苗岭山区、苗疆腹地的历史文化,人生礼仪禁忌信仰等风土民情。


    酿制的酒中,质量最高要数“重阳酒”为传统的窖酒。其制作很讲究,系用上好的糯米蒸熟作母子发酵成甜酒,另酿制度数最高的头道酒掺入甜酒中去泡,便成酒性纯正,酒色泽棕黄,状若稀释的蜂蜜,香味馥郁、青甜爽口。若窖在地里,时间越长,酒性更为纯正,苗族人民秉性豪爽,热情好客,酒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待亲朋的佳品和桥梁。每逢客至,常用自酿村醪,以飨宾朋。他们感到无酒不成礼仪,菜肴即使丰盛,无酒主人则感到怠慢了客,不成敬意。俗语说:“酒吃人情肉吃味”,重酒不重菜,只要有酒即使只有酸汤菜或一碟辣椒水都行。客人喝口寡酒下肚也是满意而归。酒席间,主人殷勤劝酒,当客人接过酒碗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时,主人便喜笑颜开,热情地跟你攀谈,若客人不饮或饮之不力,主人会豁然不快,总之,来客必有酒待为贵,因而苗族人民创造发明了牛角酒、栏路酒、双脚走路酒、团圆酒、祝颂酒、交怀酒、送别酒等等独特的饮酒礼节。每逢客至主人以米酒和苗歌拦路迎接,为客人唱起敬酒歌,劝客人畅饮拦路酒,以“阻拦”客人进寨的特殊方式隆重迎接客人。拦路酒少则三五道,多则十二道,最后一道设在家门口。门桁架着一张长条木桌一对牛角酒杯悬于左右的枋上,身着盛装的主人双手捧着牛角酒,一一向来客敬酒。客人往往事先被告知,不要用手接牛角,否则那沉甸甸的一牛角酒就全部归接杯者了。往往长辈、客人先饮是通常的礼节,交怀对饮,换盏添兴是一般规矩,劝酒时,常引吭高歌助兴,抒发彼此间的感情,或叙述族源、史实、歌唱丰收等等,有呼有应,有领有合,唱一首,对一曲,谁唱输谁就喝上一碗,彻夜不眠,通霄达旦。添兴是一般规矩。劝酒时,常引吭高歌助兴,抒发彼此间的感情,或叙述族源、史实、歌唱丰收等等,有呼有应,有领有合,唱一首,对一曲,谁唱输谁就喝一碗,彻夜不眠,通宵达旦,别有一番情趣。



 居住环境与建筑形式


    苗族历来喜于山川秀丽的河滨或平坝傍水地带为寨,聚族而居。因此一个村寨基本上是一个宗族,但较大的村寨亦有几个宗族聚居的,也有的一个宗族分居几个村寨的。寨子有的十几户,有的几百户,单家独户少见。县境中部、西南部、北部、西北部苗族,多居住在较开阔低平、易垦田畴地带。东南部雷公山麓苗族,多建寨于半山腰,山梁险地,形成立体分布。这是历史上依险反抗民族压迫所造成的遗迹。因为受历代统治者的压迫,迫使迁往高山密林。再是由于苗族迁到内地较晚,坝区已为内地土著民族或先迁来的民族所居,因而不得不在高山上落户。


    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美化村寨环境的优良传统,村落周围绿树环绕,形成天然木栅,数人合抱的枫树、青松古柏、四季常青,婷婷如盖。这些不能随便砍伐的“保寨树”,保留着远古的遗风。每个村寨常在寨子的出入要道或寨旁名胜之地,设置一对对造型古朴的长条木凳或石凳,供过往行人小憩或供青年男女游方。有些村寨用条石板或鹅卵石铺砌巷道,使寨子格外整洁朴实。有的在跨溪处,搭长廊式“风雨桥”,桥沿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凳,形同游廊,供人们休憩。接待宾朋常以“风雨桥”为迎送客人的“酒卡”。农家房舍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有的村寨新近几年盖起新颖的小楼房,增添现代化气息。


    农舍建筑艺术是独具匠心的,村民背山面水落寨,依山就势建房,全系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筑而成。民居建筑的形制有平房、曲栏回廊或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清水江畔村寨的房屋,多为“吞口”式平房,常见三间。正中间为堂屋,面壁内缩一柱形成吞口。左右间分作前后两半,装修住人或作卧室。但在正中间堂屋隔成前后间时,前半间面壁中开一窗,装几何图形木质窗棱以通光线。堂屋前半间为一家人饮食起居、取暖、待客的活动中心。与汉民族“交错而居”的农户,以此间中心仿照汉俗安灵设位祀祖之场所。有的在此正堂存放历届祭鼓节留作供奉的水牛角;全竹制作的“长命树”坚于正堂屋左中柱边。正堂屋中设火塘,供煮菜烧饭用。火塘的火种终年不许断。堂屋后半间只能住老人,不能住已婚男子和刚生育的媳妇,以免得罪祖先。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还在住宅两侧建厢房,猪牛圈与厕所。


    东南部雷公山麓的苗族住房,多为曲栏回廊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吊脚楼立于平地,吊脚半边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就坡面辟为上下两级屋基,下级坚长柱,上级坚短柱,使前半部楼板与后半部地基平行相接,形成吊脚半边楼。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形成吊脚柱,“吊脚楼”因此得名。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多数是三间正房带一顺屋面而稍低于正屋的吞口偏厦。吊脚楼吊脚的一面,置连接两吊脚柱宽尺许的坐枋,坐枋上置外伸横梭柱,嵌数十根弯月形木条连接坐枋,形成靠背式坐椅曲栏杆,称“嘎息”。是一家人小憩或手工劳动朝起暮归或于闲暇在靠椅栏杆上设坐或依着栏杆远眺朝霞暮色,看风雨飘洒山间峡谷,极为惬意场所。走廊多从上层基处起直通堂屋,用细木条镶成齐腰高网状或直条栏杆通廊。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多为三层,一般上层为仓廒,两边或安置纺织机。下层堆放杂物或关牲畜家禽,安碓杵,中层住人。


    苗族住宅装修,都是竖装板壁。平房明间大门和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吊脚半边楼的中层大门均为两扇门,次间为一扇门。堂屋大厅的连楹,安有一对木制水牛角。认为水牛神通广大,有其守门安然无恙。窗为直灵几何图形木质方格窗。也有靠里安一带槽上下或左右活动的梭板;白天将梭板放下或左右拉开,以增空内光线,晚上再关闭。


    谷仓多建于离住宅几十米处,均为高脚仓。种摘糯及小米的村寨,多在寨边向阳地带竖两柱,上盖杉树皮,连两柱横架十数层木条的晾禾架,晾糯谷或小米。为防止不慎失火,粮食不致被烧毁,谷仓和禾架立于离寨边较远的安全地方。


 服    饰


    苗族服饰的特点体现在他们支系的称谓上,如白苗的“白”,花苗的“花”。关于苗族支系的服饰特点,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很早以前,苗族被一个使用刀枪的民族打败而逃散,记录苗族文字的典籍也大战争中大部遗失,他们为了保存一些尚存的文字,就把这些文字和他们原先的居住地、房屋、田地等都用蜡画在妇女的裙子上,这种种苗族就成了花苗;而没有在裙子上记录文字和地图、仍然穿着传统白裙的就叫白苗;还有一部份苗族,他们为了防止用刀枪的人把他们赶尽杀绝,就把穿裙子改为穿裤子,这些人就成了汉苗。从观赏角度来看,花苗的服饰最能体现其特点和制作工艺,她们的所有服装包括衣、裙、包头、腰带、绑腿及背包、背兜等,都绣满了各式各样的图案。图案的用色,以红、黄、白三色为主调,主色调在整个图案中所占比例很大。在图案构成上,较多地使用菱形、方块等几何图案和花边图案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和放射状线条也较常用,每件绣品都由多种不同形状的图案组合而成。图案参差交错,粗看繁杂紊乱,其实它们的组合很有规律。
    苗族服饰除刺绣图案外,很多支系的裙子都采用蜡染工艺。苗族衣裙均为麻织,风吹日晒会逐渐变黄变脆,既不美观,也不耐用。使用蜡染,不但能使麻料保持原有的色泽,而且蜡液对麻而形成一个保护层,延长其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使裙子得到了美化。
    苗族服饰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变化丰富,绣工简洁粗犷,生动秀丽,富于装饰性。


苗族服饰的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棉为主,丝绸、麻布较少。不仅有性别、年龄的区别,而且有盛装、中装与平装之分,更有地区性的差别,特别是妇女服饰,极为绚丽多姿,多达100多种。过去,有的著述根据苗族妇女服饰、头饰将苗族划分为白苗、红苗、花苗、大花苗、青苗、长裙苗、短裙苗、歪梳苗等等,这种划分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苗族服饰因年代、地区、支系等不同而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近代,苗族的基本服装是:男子穿短衣裤或大襟长衫。青年是对襟或大襟上衣,大裆裤。节庆时穿无领无袖、前开襟的绣大花彩色“百鸟衣”或白色长衫。有的长衫是长袖,对襟无扣,下垂许多长方形宽带,绣满花纹图案。有的还穿彩色、满是花纹图案的披肩。老人穿青色的长衫。苗族男子头上多用长布包头。小腿上扎绑腿。
     女子的服装共同点是头上戴帽或用布包头,足穿绣花鞋,都佩带银饰等。其他则因地而异,样式基本上分为以下五种:
    1、黔东南地区上穿交领右衽、长袖半体衣;或对襟无扣、长袖、大领短上衣。襟、袖都镶花边或全衣满绣花纹。下穿百褶裙,长短有3类——长的至脚面;中的至膝下;短的只及大腿中部。植物和合体图案。多银饰。
    2、黔东北和湘西地区,上穿圆领、大襟、宽袖短衣,肩、襟、袖和下摆绣很宽的花边。下穿宽脚长裤(原穿红裙),长及脚跟,也加绣花纹。头上包帕。花纹多折枝花鸟。
    黔东南地区,上穿大领对襟衣,所配附件多。下穿中长百褶裙,上用挑花、镶补、蜡染等工艺,加饰很多图案,由里到外呈现多个重圈形。
    3、海南地区,上穿圆领、右偏襟、长及膝的单衣,黑色地,在领、袖、襟上镶红布窄边。上穿蜡染短布裙,花饰较少。腰束红色织带。
    4、黔西、川南、桂北和云南地区,上穿圆领、长袖、对襟短衣或右衽大襟上衣,左襟下部斜裹至右边,袖口镶宽花布。下穿蜡染或青色褶裙。系围腰,腰后垂挑花飘带,带上绣花。银饰较少。
    5、黔中南地区,上穿大领对襟衣,所配附件多。下穿中长百褶裙,上用挑花、镶补、蜡染等工艺,加饰很多图案,由里到外呈现多个重圈形。

上一篇:

下一篇: 美食节项目招商怎么联系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