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8凯发-凯发真人 » 习俗

除夕夜这天,你们家乡还有哪些乡土习俗?有何变迁?-k8凯发

2022年06月11日 18:47:5639

首先考虑完善过年装饰,生活用品,卫生清理等遗露下来的工作。角角落落有不如意遮不过面儿的再收拾一番。大扫除,擦玻璃,贴春联,挂灯笼,面貌一新,把以前残存的秽气霉运不快乐全部清除,振奋意志抖擞精神,有一个完美的开始,从头再来从此翻身。

其实就是人在自找苦吃,在苦中生活中以苦为乐,奋斗中寻找获取满足感幸福感。

其次男女分工,女的准备丰盛午餐,男的准备上坟物件去给亡人祖先供俸。菜必须有鱼意连年有余,主食一般有年糕或油炸糕,意高升旺长。除夕上坟不许女性参与,一般只限十二岁以上男性上午供俸或邀请亡祖回家一同过年。口中喊着对邀请亡祖的称呼“xxⅹx跟上回家过年,邀请那一位招呼那一位,连喊三遍就可以回家了。但路上不许进别人家门,以免亡祖误入。家里供俸地方要贴好供俸牌位,有亡祖像片的挂上像,摆上香案燃起香火,摆供上精心准备的供品。窝窝饼子不上供(有后代窝窝饼饼嫌疑)。每餐饭首先把各类饭食分别弄点然后上香摆供,年夜正月十五夜要给亡祖做披盘(鸡蛋饼子、细切葱丝披在土豆粉上面)。正月十六日下午要早点送亡祖归坟,阴间这天夜里过年亡祖要回去准备,在坟地也要烧纸供俸(坟地供品不能有腥荤肉类)。

现在大多数人不请亡祖了只余上坟。也不能烧纸改成送花,由于生活改善物充裕供俸品比以前丰富多了。

下午女的是包饺子之类厨活儿,男的则拣选合适炭块截木材垒砌午夜要隆重点燃热烈欢庆之旺火。届时全家人聚在塔状,顶部贴有“旺气通天对联的旺火旁,注目着汹汹燃烧的红金色烈焰,点放着各种奇形怪状烟花爆竹,那刻在红灯笼照耀下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焰火,此起彼伏爆竹声,红红火火冲天旺火,人们都是热情洋溢喜笑颜开,玩着手中的,望着远方近处的璀璨,充满幸福富足感和对未来美好幢憬,好象世界一直会这样延宕下去……这一直是人们刻印在骨血里印记。这就是本地人称之为“接神的祖传庆典。

可惜今日终止了,俩项都成为节能减排的异端,胜景难再现,“接神再无任何欢乐场景,明存实无,不久就会完全消逝在岁月长河。守岁只能守着荧屏发呆,或者不安分地聚众麻将,桥牌之类一赌气运。

我们这属于大别山区,有大山有丘岭。

早晨起来,大人忙年,小孩忙着贪玩。

男人房前屋后,必须弄得干干净,整翻一新。

家家户户如此,整个村子给人耳目一新的舒适感。

女人在打扫室内卫生,清洗抹擦的,以前的灰尘,污渍一扫无余,各类物品摆放错落有致。

邻居进来,相互美言,尽说好听的话,吉利话。

以前,这天男人劈柴,也是必需的活儿,因为柴与财谐音,有柴也意味着来年有财,干得相当起劲。

现在煤气代替了柴禾,也就没了这活儿。

打糍耙,这传统还一直保留至今。

女人将糯米用木制蒸笼蒸好后,男人拿到室外村里人共用的石舀边,把米饭剩入里面,用两根专用的大木棒子(粑杠),用力来回捣,孩子们不仅在也看热闹,还烧粑不等热地流口水候着。

年货,鸡鸭鱼肉的,包括青菜豆腐,年三十夜前必需备到第年初几的。

傍晚一切完成后。就贴对联。对联以前是请毛笔字写的好的老年人现写,现在是与年货一起在商店里购买的。

对联贴好后,讨债的人只能望联兴叹了,不能入门半步,且也不能问半句。因为若是开口讨要,那是对债主人家大不吉利的。那些相当困难的人家,欠的债主多,就早早地贴上春联。债主们只能在门前转悠一下走人。这样就个债主满门来形容家庭特别的困难的说法。

债主们只得等到来年过了正月十五,才能讨要。遇上没钱的,耍赖的,又得等到年终了。

年终偿还债务,是我们这的习俗。以年三十人家贴春联为终结点。这一传统至今依旧传了下来。

不过现在流行网上转帐,上门讨债的现象基本消失。再者人们资金流动量大,快。差个千儿八百的早就付了,多了还不起早已告知了或协商好了。

一切弄好了,就剩晚上接祖人了。桌子边摆好椅子,桌子上面有碗筷,但必须是各自单数。这个至今还未变。首先供糍粑,然后是酒菜。台桌上上香,然后燃放鞭炮。上好菜,倒上酒,酒得上三遍。在此之间在桌子下方烧纸钱,跪拜。并向祖人禀告,祈福!

随着时间的变迁,仪式感也变淡了。

慢慢地,桌子上摆放的也简单化了。连跪拜也没了以前那么多规矩,那么多礼恭毕敬。也是个像征性的。

在外工作,没回的年轻人,更是这一切都免了。

取而代之的是,除夕夜给家人打打电话,问个温暖。有的发个红包回或转款,顺便聊聊天,来个视频,亲热一翻。

除夕晚上,供完祖人,在家的人,以前是围坐火盆或火堆边,一家人话长话短的,更多的是言传家教。

自从有了电视春晚,便就有了转向娱乐。

现在春晚也并非必看了,搓麻将,打纸牌成了大人们的主流。

小孩玩手机,在除夕夜也变成了特权。

年味,至今还有。只不过让人感觉特淡。

如果没了传统风俗,便就没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年味,也会降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