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日本是最讲礼仪的国家。。嗯…怎么说呢?下面我要说就是日本人借鉴学习过去的。
大家都知道唐朝是我国2000年封建社会里,最繁荣最鼎盛的朝代,也正因为如此,社会经济活跃,不愁吃不愁穿,如果说马斯洛五大需求层次理论也适用于古代的话,当时的人们在满足生存需求后,自然会出现更多的需求。
那么更加完善更加规范的礼仪也成了除生存需求之外的新需求。就算见到朋友不行礼,直接招手或者拍肩膀的话,会被当成粗鲁没有教养的行为。
在唐代,礼仪的种类有很多,不仅有日常礼仪,还有节庆礼仪、政治礼仪等。但,大家应该也只会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礼仪动作感兴趣吧?就说几个常见的,影视剧里也能见到的礼仪。
坐:
同志们,唐代时的坐跟现在的坐,两码事,就是现在的跪,由于那时还没有专门的坐具,只能双腿并拢,臀部坐在脚跟上,脊背挺直。这东西是不是很熟悉呢?当然,日式餐厅、瑜伽馆里就能见到。这大致就是瑜伽的“跪式”动作。这就是唐代传统的“跪坐”姿势。
我们现代人在生活中累了,怎么办?想找个地方坐着,公共设施建设较好的城市随处都有公共座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公交、地铁里面都有座位,但有的时候,座位是要让给老、幼、病、残的。而在古代,你倒是不必担心让座问题,不是说古代就不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而是人们根本没有坐的意识。如果习惯跪坐的时代里有公交、地铁,那公交、地铁定需要更大的内部空间供人们跪坐在里面。
在唐朝,人们见面必行跪礼(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跪礼中,俯身后的动作决定了跪礼使用的场合。如果是长辈要跟你说话,需要你回应之时,为了表示恭敬,你要在跪坐俯身后将双手抱在胸前,头顺势低下,然后答话。
如果你做了错事让长辈们不高兴,要训斥你的时候,你要表现得比前一种更加正式恭敬,这时候不能用双手了,直接用额头在地上碰一下,然后恢复跪坐姿势,千万不要觉得地上不干净,用额头碰地是一种恭敬礼貌的表示,也是你在唐朝生活的日常标准动作。
碰上更加隆重的场合,如祠堂祭祀活动,你不仅要让额头和地板接触,还得来个亲密接触。就是让头在碰到地的同时,还得发出声音来。
其实,唐朝人主要在家中或者可以跪坐的地方才会行跪拜礼。在外面呢?
揖礼:
在不方便跪坐的地方,见面行跪礼就显得太烦琐了。那时流行骑马,如果两个骑马之老友见面了,该如何行礼呢?难道两人要展示一番绝顶的骑行功夫,直接在马上行跪拜礼吗?当然不用那么麻烦了,他们只需双手抱拳以示礼貌,这是实在没办法的选择,其实如果不是太忙来不及的话,双方可以下马相互问候,不过估计一方会客气地说:“某还有要事, 不必如此。”如果一方坚持下马,那么另一方也应该下马,两人抱拳后交谈,以表示友好。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个众人心目中懂礼貌的好人,那我给你推荐第二种,不要怕麻烦,坚持下马问候对方吧。
想将恭敬做到极致,那就选择揖礼吧。站好以后,双手抱撑前推,身子略弯。揖礼是出门在外最为恭敬的一种礼仪了。但要注意的是,大唐人民也和现代人的礼仪思维差不多,如果你不分场合、不论长幼,都向对方行最正式、最恭敬的礼,对方也会觉得生疏和不自在。这和现在一样,你对见到的人次次都弯腰问好,对方也许很难成为你的朋友。
叉手礼:
叉手礼是我国古代平常生活活中打招呼的礼仪,出现于西晋,流行于唐、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左手小指展开指向右手肘,右手其余四指展开抵住左手手腕。
拜舞:
上朝是件很隆重的大事,因为它已经成了种仪式,官员们需要对皇帝行隆重的跪拜礼,才能显示出皇帝的威严。上朝隆重,臣子恭敬。不过你会发现,唐朝臣子在上朝行跪拜礼时,以额头接触地面的时间稍长。这种跪拜时将头贴在地面上段时间的方式,比用额头碰一下地要更加恭敬。
唐代流行着最尊贵的礼仪,专门为皇帝和朝臣量身定制,既可以充分表达臣下见到皇帝时的愉悦心情,又可以彰显皇帝独一无二的地位身份。这种礼仪就是“拜舞”。但是,行拜舞次数并不是很多,只是在上朝这样极其隆重的场合需要。而平时,皇帝召见臣子到办公室讨论国家大事时,臣子不仅不必行拜舞礼,而且还可以跪坐着,在茶几前面。
所以,古代人的礼仪很讲究,当然也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统治手段之一,作为现代人可以了解,研究,但不宜推广学习。
唐朝后宫女官礼仪制度
唐朝宫女制度承袭隋朝,设六局: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管理宫中一应事务。
六局首席女官分别是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相当于后宫的六部尚书。
六局下面统领二十四司,各司女官分别为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司宝、司衣、司饰、司使、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司制、司婇、司计。
六局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都是每司各二人。此外,各司之下各设典、掌以及宫正、阿监、彤史、女史等各级女官,这些女官各有品级、供给,她们分别管理著礼仪、人事、法规、财务、衣食住行等等各项宫廷事务。宫官是执事官,所以就不必讲究色、宠,只须挑选良家出身、才德兼备者即可。
【尚宫局】
设尚宫二人,正四品,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署之,若征办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记司
司记二人,正五品,掌印,宫内诸司薄书出入录记、审署加印,然后授行;
典记二人,正六品;是司记的副手;
掌记二人,正七品;也是司记的副手;
女史六人,女史掌执文书。
司言司
司言二人,正五品,掌宣传启奏,凡节令外命妇朝贺中宫、司言传旨;
典言二人,正六品,司言的副手;
掌言二人,正七品;司言的副手;
女史四人,掌执本司文书。
司薄司
司簿二人,正五品,掌宫人名籍登录及赐廪之事;
典簿二人,正六品,司薄的副手;
掌薄二人,正七品,司薄的副手;
女史六人,掌执本司文书。
司闱司
司闱六人,正五品,掌宫内门阁锁匙之事;
典闱六人,正六品,司闱的副手;
掌闱六人,正七品,司闱的副手;
女史四人,掌执本司文书。
【尚仪局】
设尚仪二人,正四品,掌礼仪、起居之事。下辖四司及彤史,分别是:
司籍司
司籍二人,正五品,掌经籍图书、笔札几案之事;
典籍二人,正六品;
掌籍二人,正七品;
女史十人,掌执文书。
司乐司
司乐四人,正五品,掌率乐人演习乐阵,悬拊击退进之事;
典乐四人,正六品;
掌乐四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宾司
司宾二人,正五品,掌朝见、宴会及赐廪之事;
典宾二人,正六品;
掌宾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赞司
司赞二人,正五品,掌朝见、宴会、导引赞相之事;
典赞二人,正六品;
掌赞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彤史
彤史二人,正五品,掌宴见进御之序,凡后妃群妾御于君所,彤史谨书其日月。
【尚服局】
设尚服二人,正四品,掌供服用采章之数,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宝司
司宝二人,正五品,掌服契图籍;
典宝二人,正六品;
掌宝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衣司
司衣二人,正五品,掌衣服首饰之事;
典衣二人,正六品;
掌衣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饰司
司饰二人,正五品,掌巾栉、膏沐、器玩之事;
典饰二人,正六品;
掌饰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仗司
司仗二人,正五品,掌羽舆仪卫之事,凡朝贺率女官擎执仪仗;
典仗二人,正六品;
掌仗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尚食局】
设尚食二人,正四品;掌膳羞品齐之数,凡以饮食进御,尚食先尝之。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膳司
司膳二人,正五品,掌割烹煎和之事;
典膳四人,正六品;
掌膳四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酝司
司酝二人,正五品,掌酒酝酏饮事;
典酝二人,正六品;
掌酝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药司
司药二人,正五品,掌医方药物;
典药二人,正六品;
掌药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饎司
司饎二人,正五品,掌给宫人廪饩柴炭之事;
典饩二人,正六品;
掌饎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尚寝局】
设尚寝二人,正四品,掌天子燕寝及嫔妃进御之次序。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设司
司设二人,正五品,掌床帷茵席,洒扫张设之事;
典设二人,正六品;
掌设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舆司
司舆二人,正五品,掌舆辇、伞扇,羽仪之事;
典舆二人,正六品;
掌舆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司苑司
司苑二人,正五品,掌囿园种植花果蔬菜之事;
典苑二人,正六品;
掌苑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灯司
司灯二人,正五品,掌灯烛、膏火之事;
典灯二人,正六品;
掌灯二人,正七品;
女史二人,掌执文书。
【尚功局】
设尚功二人,正四品,掌督妃嫔宫人女红。下辖四司,分别是:
司制司
司制二人,正五品,掌衣服裁制缝纫之事;
典制二人,正六品;
掌制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
司珍司
司珍二人,正五品,掌金玉宝货之事;
典珍二人,正六品;
掌珍二人,正七品;
女史六人,掌执文书。
司彩司
司彩二人,正五品,掌缯绵丝絮之事;
典彩二人,正六品;
掌彩二人,正七品;
女史六人,掌执文书。
司计司
司计二人,正五品,掌度支衣服、饮食、柴炭之事;
典计二人,正六品;
掌计二人,正七品;
女史四人,掌执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