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津人,这些年来工作原因接触了很多北京人,男女一样都挺好的,讲理懂面儿。记得99年在公司的休息室和几个北京同事看泰达客战国安,结果泰达赢了,我这个在屋里蹦啊,给这哥几个气得啊,哈哈,这场面我一直记着。我觉得两地除口音不同外,民风民俗生活习惯基本相同,甚至有些俚语都一样。全国就这俩地儿的人最爱听相声,就这俩地的人喜欢活物儿,养个蛐蛐,怀里揣个蝈蝈,就这俩地的人最爱捣鼓文玩等等
天津人最朴实的民风是什么?
我觉得要说天津人最朴实的民风必须是我们不爱麻烦人,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尽量不麻烦别人,走在天津的街头巷尾总能听到天津的朋友说这些话:“我最怕给人添麻烦”、“咱这辈子从来没麻烦过人”、“咱可不能给人添麻烦”,即便是在马路上打听道儿,也要先说一句“麻烦您”,问完之后再来一句:“给您添麻烦啦!”。天津老少爷们儿常挂嘴边的这种“不麻烦人”的民风,一直以来贯穿于天津人的思想生活中,并普遍坚守。下面就为您讲讲其中的故事。
“不麻烦人”的书法家严范孙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严范孙,是津沽四大书法家之一,也知道他是被张伯苓誉为“南开校父”的大教育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不麻烦人”的人。
严范孙这一生中,从不让人为其过生日。为嘛?就是不愿麻烦人。他立下规矩,生日那天拒不见客,不收礼物。临近生日,有时还离津避往北京。那么,有多少人想借此向他表示敬慕和爱戴呢?严范孙原在翰林院里当官,宣统初年辞官,回天津兴办新学。且不说,他把自家绝大部分家产用于兴办教育事业。在家中始办南开学校,每月所需经费二百两银子,头一年由他和王奎章两家分担,第二年即全由他一家负担,并坚持数年之久。南开大学成立后,他又捐款、捐地。晚年,还在南开大学设范孙奖学金。此外,还无偿开办了保姆讲习所、蒙养园、女学堂、英文馆……
“不麻烦人”的境界
“不麻烦人”的境界是付出。他一生中曾三次为官,宦囊如洗,举债奉公。他先后担任贵州学政、直隶学务处督办和学部侍郎。为助学倾其所有,卸任回津,负债二万二千余两白银、一万八千多银圆,最后向交通银行以八厘五年息,借银还债。
他先后多次拒绝袁世凯劝任直隶总督、教育总长、总统府高等顾问的游说;屡拒黎元洪、段祺瑞委以的高官;坚辞为溥仪做授读之师。这样的人,可想而知,要为其贺寿的人少得了吗?
有一次,严修筹办的城南诗社的众诗友,随李琴湘及华世奎来找他,劝说其筹办七十大寿并征诗贺寿。严范孙坚持“不麻烦人”,作了一篇《避寿文》,凡素常相好,每人送一份。他讲:“寿言之体,有文无实。言苦者药,言甘者疾。使人诀我,人我两失。便活百年,不做生日。”
1927年严修自觉寿将不永,为做到死后也“不麻烦人”,立下遗言:“不必致讣;不作哀启;不唪经,不树幡竿,不糊冥器,不焚纸钱;不设酒;不受一切仪物……”
说了这么多,其实不止这些名人,即便是天津的寻常百姓家也诸多“不麻烦人”的长辈、朋友,像我就会为了不麻烦朋友,家人,自己独立安排所有出行、生活、工作,虽然这个社会上“好意思”开口的人很多,但我觉得天津真的是一个民风朴实,百姓实在的城市,有时候不麻烦人就是少开口、多动手,凡事多替别人着想,做一个利他而非只利己的人。欢迎大家留言,说说你们招人帮忙、爱麻烦人吗?你觉得天津最朴实的民风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