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遵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有饭吃才能考虑别的事情.
近代生活习俗向舒适、科学、环保、文化方向进步
一些新的生活习俗在出现,旧的被逐渐淘汰,比如:婚丧嫁娶正在逐步简化
中国有哪些习俗?
中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社 会条件等差异,各族人民在饮食、服饰、节日等方 面也形成了各民族的风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 年”。这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曰。 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 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地区有过 年吃年糕的习俗。十二点钟声一响,就代表新的 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给家族中的长者 拜年祝寿。初二、初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说些 祝福的话。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近代以来, (1)近代:1840年至1949年 变化表现: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饮食:丰富的传统饮食;西餐;葡萄酒、白兰地咖啡馆、西式茶室、音乐茶座、公园露天茶室成为上流社会和青年男女乐于光顾的公共场所。
居住:最普遍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里弄;在大城市还出现了高级公寓、别墅,其中独院式花园洋房最引人注目。风俗:① 主张“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 婚姻自由 (戊戌变法时,辛亥革命前后,民国时期)② 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 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 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 国庆、元旦等新节日。④ 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局限:由于农村 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 ,坚如磐石。变化原因: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2。
仁人志士的推动;3。民主思潮的促进;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
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
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