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其性质与特点必然会深受整个中华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这一文化反映到饮食领域,便形成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下列几个特点:第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只能是豪门大户,达官贵人的饮食追求,与普通百姓却根本无缘,老百姓也不敢在饮食上有过高的期望和追求。
正因如此,所以中国饮食中的烹饪技术长期以来都是有权有势有钱者的专利,被他们所独占、独享,普通百姓根本无法领略其中的滋味。第二,中国文化包括饮食文化的贵族化特点,决定了其很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大众的饮食需要,因而其成长也是非常缓慢的。
第三,在农业文明中普遍存在的小农意识,使得厨师彼此间也存在很深的门户之见,不能融洽地交流、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调和百人百味,以便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尽管餐饮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每一菜系的市场空间也在无形之中受到了限制,难有更大的发展。
第四,等级观念和长幼之序的观念。家族意识以及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使得中国人的进餐成为一件麻烦事。中国饮食文化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只供一小部分上层人士享受,而与人数众多的中下层民众相脱离的一种饮食文化。概括一句话,就是“非大众化的饮食文化”,与现代人的平等观念和自主饮食消费意识等格格不人。
高山族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为主食,食时用手。后来,随着大陆移民的增多,逐渐吸收了汉族的饮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渐成为主食。不过,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着不少传统特色,如兰屿的雅美族吃鱼有男女之别限制。高山族人喜饮酒,其用小米酿的酒,也呈现出了特有的饮酒文化。
石泉饮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1、民间食文化: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无论婚、丧、嫁、娶、寿诞、节庆,石泉人在饮食上都十分的讲究。平民百姓考证一个家庭主妇是否能干、贤惠,主要看其熏腊肉,淹干菜、烤烧酒、煮豆鼓,制作红豆腐、豆瓣酱、淹泡菜坛子的手艺,可见在日常生活方面,石泉人从不含糊。
石泉饮食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饮食内容广;二是烹制方法精;石泉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其饮食内容,既有自家种养,山上野生的蔬菜、肉类,又有江河里富生的鱼虾。石泉人的传统席口名目繁多,如“二流子席”、“顺四六席”、“倒四六席”“穷鬼抱柱头”、“红席”、“白席”等,其规格和标准也各不相同。
石泉制作干淹菜历史悠久,已形成特有的制作工艺,其外形、颜色和口味是其它任何菜都无法相比的。石泉干淹菜的制作原料除日常的蔬菜外,秦巴山上许许多多中草药也是常用选料,如鱼腥草、菌陈蒿、米蒿、马芷苋、水芹菜、山药菜、香椿芽等,不但爽口好吃,还可延年益寿。
同时象牛胖子、奶浆菜、牛克膝、阳雀花、木菊花、当归根、山药、毛芋子、七蛋子、白果、白芷等中草药都是寻常人家炖腊肉、鸡汤的常用菜。石泉传统干淹菜分两类。一类为干淹菜,即将菜洗净后用盐淹搓后直接晾晒,干后收藏,吃时用温水泡开后与腊肉一块或炒或炖或蒸,其味香浓,是家常最好的下饭菜。
另类为水淹菜,即将菜洗净后切碎用盐淹搓,晾晒半干后装入坛中,封好口,坛沿边放水,一个月后可炒、可蒸、可凉拌,其口感清爽,脆嫩,又不失其原味,是一年四季待客的好菜,且用起来方便。石泉的五香豆腐干和豆豉也是饮食精典。鬼谷子豆腐干做工精细,味道独特,外形美,口感好,名扬省内外。
最有名的腌菜要数“王莽豆豉”, 石泉豆鼓制作工艺、配料要求十分严格,故其味道香浓,回味无穷。这来自一历史典故,相传当年王莽率军到达池河集镇时断了粮草,便驻扎池河收集军浪。当年黄豆大丰收,军队将征集的黄豆堆积成山。不料遇上绵绵秋雨,将士们就近砍来黄荆条、构树(叶子大好遮雨)盖在黄豆上。
几天后雨停,将掀开树枝发现黄豆已变软发黑,有了异味,为防止长虫,便撒上盐摊开晾晒。暴晒两日后黄豆已成黑色,闻着还有一股臭味,有人这时大胆尝了一粒,惊喜地发现其味香浓无比。从此,当地百姓仿照这样方法淹制黄豆,并将其称为“王莽豆豉”。调查中我们发现,石泉许多传统食品,菜肴的烹制方法独特,使人耳目一新。
如两河镇酒席上有一道名为“五香天鹅蛋”的菜十分有名。方法为“取八个土鸡蛋,四个鸽子蛋,去壳倒入碗中用盐,五香面调匀,取一吹大晾成半干的猪尿泡,将调好的蛋汗倒入封好口,放入笼内蒸熟,取出后将尿泡轻轻划开取下,然后将蒸好的一个“大蛋”放入盘中,用刀切成小瓣后就会发现其蛋清与蛋黄是分离的,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其神奇之处就在于鸡蛋与鸽蛋混合蒸熟后,取下用作固定外形的猪尿泡,这个大“天鹅蛋”的蛋清依然与蛋黄相分离。总之,我县的传统饮食丰富多彩,多以蒸菜、炒菜、炖菜、凉菜为主,充分体现了“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理念,反映了石泉人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传统。
2、民间酒文化:石泉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石泉农村自古就有家家户户烤制粮食酒和果酒的习俗,品种有苞谷酒、拐枣酒、米酒、黄酒、甜酒、杨桃酒、高梁酒、杆杆酒、柿子酒、马桑泡酒等。以传统工艺酿制的粮食酒,入口醇香,后味绵长,沁人心脾,在陕南享有盛誉。
因此,演绎而出的饮酒礼仪、劝酒游戏都十分的丰富有趣。就划拳来说,民间有“高升拳”、“俩好拳”、“螃蟹拳”、“擂对拳”、“姑娘拳”、“老汉拳”“哑巴拳”等等;民间流行的劝酒歌有以民间小调、花鼓唱段的“十杯酒”、“八杯酒”、“五杯酒”等;还有以猜谜为由头的酒令,如“口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啥字赢一盅”(谜底是“古”字)。
猜对了对方喝酒,猜错了只好赢一盅了。这些游戏格调高雅,又富知识性、趣味性,人们在饮酒中交流情感,活跃气氛,放松身心。石泉的传统饮酒,不仅是人们饮食的组成部分,更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