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畲山水景区图片
宝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处顺昌县境内西北部大干、元坑两镇交界处,方圆95平方公里。风景区由石宝山、演山和七台山等三大景区组成,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有石宝峰、老鹰岩、仙乳峰、点将台、南天门、龙脊、宝山猿祖、八戒思归等107处自然景点,以及宝山寺、双圣享坛、撑腰石等39处人文景点,其主体山峰石宝峰海拔1305米,是顺昌县第二高峰,历史上为八闽大地名山之一。
宝山之所谓“宝”,不仅有石刻明确纪年建于元朝至正二十三年、世界罕见元代砂岩全仿木石构建筑风格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寺大殿,还有刻着“宝峰齐天大圣”与“通天大圣”两兄弟墓碑的元代附属文物双圣享坛,早于吴承恩著《西游记》200多年,是控寻“齐天大圣信俗文化”渊源的重要实物佐证。风景区内还有丰富的名贵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19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物种——金斑喙凤蝶的繁殖基地,至今还生长有中生代遗留的珍稀裸子植物南方红豆杉,以及侏罗纪残遗至今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和白垩纪残留的裸子植物罗汉松、竹柏、百日青、三尖杉等。
登宝山,沿途有成片原始次森林、野生花果山、万亩毛竹林以及大面积奇松岭,至峰巅更是观赏奇石、怪松、云海、日出、佛光等宝山“五绝”的绝佳之所。夜宿宝山之巅,骋目环顾,近处萤光闪闪,远处万家灯火,犹似置身云雾缥缈的人间仙境。每年五月初夏,正是野杜鹃花开灿烂的日子,信步山中小路,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宛如飞霞布满山谷;每年十月深秋,亦是宝山千年银杏泛黄结果的季节,行于上湖村中小径,透过秋阳遍赏黄叶点点,耳畔万亩松涛,赏心悦目之中忘却全身烦恼。2010年国家级著名导演张纪中选点上湖村建仿唐建筑高老庄影视基地拍摄新版《西游记》;2012年上湖村被评为中国首批“传统村落”;2013年正式更名为“高老庄”村。
华阳山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县城西北6公里畲族聚居的下沙村黄坑自然村,方圆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86米,尊为顺昌的“祖山”。风景区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绿化率85%以上,以奇峰怪石、瀑布流泉、奇藤古树、仿古廊桥、畲族风情等区五大景观而著称,有乔灌木类150种、草本苔藓类250多种、各类野藤100多种,享有“中华生态藤园”之美誉。
景区内建有停车场、游客中心、购物中心和竹林别墅,华阳山庄的各种单体仿古建筑均掩映在山林竹海之中,夜宿华阳,席枕竹涛阵阵、耳听哇声一片,不愧是消暑纳凉、放松心灵的绝好去处。宋代有诗赞曰“杖策来游为爱山,石门有路到仙坛。云埋竖石旱犹湿,风转灵岩暑亦寒。” 若有兴趣,亦可赏畲寨歌舞、食畲家乌米饭、尝山哈腊肉、品畲家青草茶等民族食品,让人回味无穷。
在远离城市的喧嚣,天蓝山绿之中,流年忘返的莫过于飞架九龙湖上的华阳仿古廊桥。华阳仿古廊桥建成于2006年,这座榫头交错、不用一枚铁钉的古廊桥,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座古廊桥,也是“廊桥孤匠”、耄耋老人郑多金的封山之作。该桥长99米,高7.9米、宽4.9米,单拱跨度19米,处处蕴含着畲、汉两族睦邻通亲、友好相处 “九九(久久)归一”的理念。
合掌岩
合掌岩地处城关西郊约3公里处,主峰海拔551.7米,因山形如“双手合掌表一心”而得名。风景区占地2800亩,拥有西安寺、佛字岩、心字石、万佛石窟以及圆池借鉴、板松迎客、盐米神洞、仙人聚台、飞来神船、老虎张嘴、铜铃泉响、鹰嘴余生等30多处人文、自然景点。每年五月庵会、七月进香,游人香客虽拥塞寺院,但听晨钟暮鼓、声声灌耳,松涛阵阵、心性如静,从无喧闹,有古诗云“宿客尘冠盖,安神襄钵衣。金花山独整,玉带水重圆。人影钟声里,长林翳夕晖”,是登高游览、避暑纳凉、礼佛祈福的胜地。
西安寺占地110多亩,始建于元代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是境内著名古寺之一。相传孙悟空一行取经归来,授封斗战胜佛后拜师辞行,唐僧随手相送手抄经一卷,大圣手捧佛经返途之时高兴之下翻个筋斗,不小心将佛经落入合掌岩,圣僧按下云头遍寻无果,干脆就地建寺礼佛修行,完工后众问庙名,大圣抓耳找挠腮,曰想我从西安来,就叫西安寺吧。西安寺自清代至民国时期历经多次整修,后毁于“文化大革命”,现在重建之中。
万佛石窟开启了当代世界造窟运动之先河,由本圆法师于2003年在西安寺旁率众挖通山体凿建至今,闽台两岸及东南亚等十方信众鼎力相助已投资逾亿元,建成大厅、大悲咒窟始开香迎客,有“中国第五大石窟”、“东南亚第一窟”之美誉。洞窟全长173米,由前厅、大厅、后通道、念佛堂、闭关洞等组成,规划雕琢大小佛像1万余尊,建筑面积愈9000平方米。其中大厅长38米、宽36米、通高12米,最高达15米,围绕千佛绕毗卢中心,按东方净琉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南方宝生佛世界、北方成就世界等凿拓而成,窟内佛像最高达8米,最小仅2公分,可同时容纳3000人集体诵经、礼佛祈福。如今,万佛石窟已被收录《福建民俗文化大观》、《闽台宗教名胜旅游博览》和《南平历史文化丛书——山水顺昌》,99岁高龄的国学师文怀沙先生欣然题写“合掌岩石窟”。
观静山
观静山位于顺昌县城西南,富屯溪、金溪等“双溪”交汇之处的公园路旁,这里山清水秀、林幽鸟鸣、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是俯瞰县城的最佳之所。
2012年,观静山植物园建设项目启动。占地1700多亩,由杉木、油茶、无患子、桂花、百竹、水生、闽北珍稀乡土树种等7个专类园组成的观静山植物园,是闽北首家以植物专类园为基础,集植物展示、科普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作为其重点配套项目的顺昌阁,由顺昌博古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承建,为仿宋式五层木结构,总高31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是弘扬齐天大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随着观静山植物园一期建设项目的完工,以及齐天大圣雕塑、齐天大圣广场、齐天大圣游乐园、游步道、休息亭、景观长廊、休闲健身广场等旅游设施,和山茶油压榨小作坊、笋榨房、毛边纸作坊等附属设施的陆续开工建设,观静山现已成为当地市民近郊旅游、健身休闲、伏暑纳凉的好去处。项目总体建设后,观静山将成为闽北首家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要特征,融合闽台传统文化、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园。
郭岩山
“八闽道教第一山”郭岩山,又名郭云山,因西汉初期名士郭洞阳隐居此地而得名。地处北纬27.10°~27.30°至东经118.00 °~118.50°之间,与建瓯市房道、吉阳与顺昌县岚下、仁寿、洋墩等两地五乡相交界,东与海拨千米以上的鹞岩峰,南与瑞云峰遥相呼应,方圆50余公里,融泰山雄姿、华山险峻、黄山旖旎于一体,享有“武夷第二”之美誉。主峰地处顺昌县境,海拔1383.7米,是顺昌县第一高峰。
郭岩山源出仙霞山西支武夷山余脉,曾是福建“东南山国”建宁府的四大天柱之一,尽显“刺破青天锷未残”威容,诗曰“紫云铺四海,郭岩收千山。”其山势雄伟,高峻挺拨,千峰耸立;万木争荣,蜿蜒曲折,冈峦成脉;悬崖峭壁,巍峨秀美,景色迷人。有马蹄石、仙人迹、虎探井、仙人观画、仙人叠糍、仙人种豆、仙人弈棋、老鹞捉鸽、古井不朽木等自然景观以及汉代炼丹坛遗址、和尚殡殓石塔、圆月池、古井等人文景观,古井中有杉木一截,经久不朽,民国版《建瓯县志》云:“为汉唐时物。”。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夏多吹东南风,秋冬常刮西北风,基本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沙不侵、蚊虫绝迹,是避暑游览胜地。自秦汉以来,郭岩山一直为仙家修炼的圣地,曾与蓬莱仙岛、昆仑瑶池、北岳恒山齐名。历史上有许多贤达名流、儒家道士云集此山修道养生、赋诗作画。《郭岩春秋》载,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为妙应寺题诗“名魁上郡无双景,秀夺西瓯第-山”的压轴名句。
名山寺庙多。郭岩山顶“呈八瓣莲状”,北侧“莲叶”主峰建有石庙,始建于汉代,初崇祀道家鼻祖老子,宋以来佛道共祀,祭祀齐天大圣,现遗存有元代仿木石构建筑。“莲心”有郭岩禅寺,原名妙应庵,又称郭岩庵,始建于秦汉,供奉郭洞阳、岐丰、梅福“妙应三真君”。据清康熙38年(1693年)版《建宁府志》载:郭洞阳为人刚直,不满朝政,于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抛官弃家,隐居郭岩……后人为念,因名郭云。岐丰道长生于汉代,原隐修武夷山,有日登玉女峰,望紫气南升,寻至郭岩山,与梅福同拜郭洞阳为师。岐公弟子久盼未归,寻至郭岩恳请师傅回武夷主持, 岐终不去, 只将茶苗相赠,为郭岩山老枞“鼻祖”。贞观四年,唐太宗拨库银四万两重修妙应庵,改称妙应寺。郭岩禅寺外有青云观,为同期建筑,祭祀岐丰道长,近年来寺观均已重修,仍遗存“妙应”残碑,以及直径1.1米的巨石柱础等。“莲座”山腰黄岩处有紫云禅寺,始建于宋代,明初洪武年间扩建,现保存完好的寺院重建于明末,主殿大梁尚有“大明崇祯九年重建”记载,是南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畲山水景区门票多少钱
深圳m321路没有停运。深圳公交m321路是连接大鹏总站与南澳洋畴湾的线路,全程13.5公里,有东部公交四分公司运营。该线路是工作日运营,并且是定点时间运营,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
3. 畲乡水景区
景宁畲乡之窗,云中大漈,中国畲族博物馆,大均古街,炉西侠大祭,封金山景区,敕木山等
4. 畲山水景区旅游攻略
云气村不要门票。云气行政村位于省道岙外线旁,距镇所在地3公里,全村146户,642人,是计生基本合格村,耕地面积692.2亩,其中水田589.9亩,全村种植茶园380亩,枇杷235亩,柑桔115亩,发展食用菌种植是该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年均种植蘑菇10万多平方尺,平菇、金针菇4万袋左右。
云气村附近有支提山、上金贝“中华畲家寨”、宁德东湖水利风景区、霍童古镇、三都澳斗姆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天山绿茶、蕉城晚熟龙眼、三都澳晚熟荔枝、天山红、宁德缢蛏等特产。
5. 罗源畲山水景区图片
景宁,隶属浙江省丽水市,位于浙江西南部、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中国畲乡"之称。在景宁旅游是个意外收获,从太姥山下来赶赴云和梯田的途中,路过景宁,当天是农历三月初一,离畲族的重大节日三月三只差两天,为迎按三月三,景宁城内处处张灯结彩、焕然一新,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正是拍摄畲族风情的好时机!于是,我们决定改变行程,先在市区参观拍摄、而后到三月三的主会埸“凤凰古镇”参观。
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1956年中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
畲族婚姻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兰、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解放前,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解放后,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景宁旅游资源丰富,有::畲族婚俗表演、凤凰古镇、畲乡之窗、千峡湖、中国畲族博物馆、大均漂流、中国畲乡风情节、四幕风情歌舞剧《畲山风》、畲族服饰、畲族山歌、山哈寨、畲族祭祖表演等。
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1000多篇。
1985年4月22日,即畲族传统的三月三节,中国首个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也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畲族人民历来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项目也很多,有武术、登山、“打尺寸”、“操石磉”、骑“海马”、竹林竞技等。图为畲族的体育活动:押加,又称大象拔河,意为大象颈部技能。现已被列为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通用汉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99%的畲族所操语言接近于客家语,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语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
畲族的民族服饰以头饰的"凤冠"和"牛角帽"闻名,服饰的颜色以黑色、蓝色为主。服饰多着自织的苎麻布。畲民以前不分寒暑,都穿麻布依。男穿单袷,女短裙蔽膝,有穿短袜绑腿的习惯,腰间多悬围身裙。妇女头戴凤冠,裹以花布。现在,有重大活动及节日庆典,畲族人才会穿着盛装。
6. 畲山水景区图片全景
乌衣巷就在南京夫子庙地段的秦淮河。
作者:湖畔悠悠心
我今年春天去的。我这次“江南春行”的第一站便是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的南京。
去南京不能不去孔子庙段的秦淮河。自然也很想看看“乌衣巷”。
离津后几小时,即当天黄昏时节,我们已经站在了“古秦淮”的街牌坊前。
趁着夜幕还未降临,我拍下了以下街景:江南贡院、科举博物馆等。
在秦淮河岸边的街巷游览,我发现了一道靓丽文化景观——秦淮流韵。其中就有写乌衣巷的刘禹锡。
还有秦淮八艳。秦淮河并非因商业繁荣和政治地位而让人记忆深刻,而是曾经出过八位才貌绝佳的青楼女子,她们并称“秦淮八艳”,在明末的乱世,追求着她们的爱与自由,这其中的身世,每一个搬出来都值得赞颂一番。(我仅拍摄下四艳夜幕已降临。)
观赏着墙上的浮雕,感慨万千,此刻不禁作诗一首:
江南多名士,侠女亦惊魂。
风流传千古,秦淮留古韵。
夜幕降临我站在乌衣巷前。乌衣巷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
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
刘禹锡的诗句就写在墙上: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夜已很深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秦淮河畔。悠久的秦淮文化,恰值盛世,焕发着迷人的魅力,她蕴藏的神韵岂止一个“美”字可以道尽?回望步行街和秦淮河,几句诗句从胸臆沛然流出:
《春夜游秦淮》
流光溢彩映秦淮,
八方游客寻梦来。
旖旎水波含古韵,
依呀橹声述情怀。
窈窕女郎摆倩影,
丰满大妈显富态。
皆称秦淮韵无尽,
几人识得美金钗?
7. 畲山水风景区
景区海拔约650米高。
中国畲山水景区位于福州罗源县霍口乡,景区面积约为13000亩,其起点距罗源县城约38公里,距离宁德市区约68公里,距离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约59公里,距离福州皇帝洞景区约17公里,素有“畲山、畲水、畲寨、纯净世界”之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