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蒙古草原旅游穿什么衣服好
美年的7月份内蒙气候也热了,比起南方还是很清爽宜人,不是太热,很舒服的季节,可以穿裙子,也可以穿裤子半袖。如果到草原玩就不能穿裙子了,骑马,野炊不方便!我本人非常喜欢内蒙古的七月八月,衣服随意穿,草原随意玩,早晚气候温差不大,是旅游的好去处!
2. 去蒙古草原穿什么衣服
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适合农耕民族特点,蒙古服也是右衽、上衣下裳,和汉服不同的是它上紧下短,腰间加襞积,适合草原民族骑马打仗的特点。
3. 去内蒙古大草原穿什么衣服合适
提到内蒙古,人们就觉得到了草原来到草地,骑上马穿上蒙古袍,就应该穿蒙古袍拍照相好看。但是,内蒙古各个民族都有,穿啥衣服都拍照都好看,随着时代进步,广场大妈整天拍照,70多岁,80多岁都穿的红红绿绿的照片跟17,18小姑娘一样很好看,内蒙古的人们和全国人们一样穿什么衣服拍照都好看。
4. 内蒙旅游适合穿什么衣服
蒙古袍
蒙古族传统服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袍长而宽大,长袖高领,右开襟,纽扣在右侧。下端左右一般不开衩,领口、袖口多镶花边。棉袍多以头皮制成;单夹袍一般以布、绸缎制做。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时多束腰带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欢穿长袍,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宽大,束有腰带,因性别不同,样式和颜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红、粉、绿、天蓝等为主色,逢节庆之时,还要配戴用玛瑙、珍珠、珊瑚、宝石、金银玉器等编织的头饰;男子则多喜欢穿棕色和蓝色的蒙古袍。
腰带是蒙古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约三四米,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在草原这样一个多风的地方,束腰带主要是为了抵抗风寒。蒙古靴的设计则以利于骑乘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脚尖部向上翘,靴内配有衬毡,以防寒防水。
5. 现在去大草原旅游穿什么衣服合适
前几天8月8号刚从乌兰布统草原回来,那里温度比北京低12度左右,白天穿短袖短裤裙子,早晚比较凉,要穿长裤长袖。特别早晨起早看日出时要穿厚外套。
第一天早上气温15度,我们穿着外套出门去看日出,很冷。
第二天早晨12度,再去看日出时吸取前一天的教训,我们穿上了秋裤、厚外套出门。早晨湿度较大温度低,形成了一层平流雾,整个草原若影若现,如同仙境一般。
草原空气清新透明,紫外线强烈,7、8月份要注意防晒。
欢迎交流分享,欢迎➕关注,了解更多精彩的国内国外旅游咨询。
6. 去内蒙草原穿什么衣服
内蒙古的日温差比较大,你说的15度与16是日温还是夜温,如日温15/6度应该穿长袖,还应该准备一件外套,在早晚时会感觉凉。另外内蒙古自治区地区东西跨度比较大,如果你到了内蒙的大草原旅游景点,那里的温差更大。体质差点的人还应多带点衣服。
7. 去内蒙古穿什么衣服好
因为现在正是立秋的时候,早晚都有些凉爽,内蒙古处在高山地区,早晚也很凉,但中午还是有些热,所以建议大家,穿长裤长袖,这样不仅保暖,还不会被晒黑。有想来内蒙古旅游的朋友们,可以来欣赏一下我们内蒙古的大草原,现在正是天高云淡,秋风气爽的好季节。
8. 去内蒙古草原穿什么衣服好看
夏天去内蒙古自驾游是最快乐的事情,但是,草原昼夜温差大,还是要注意保暖。带好足够的衣服。
1. 内衣
不宜穿全棉,吸汗不易干,出汗后风一吹易生病。高寒地带能冻死人。应穿专业排汗内衣。夏季穿速干类就行,忌穿无袖、短裤,衣领最好能翻,避免脖子晒伤。
2. 保暖层
休息时应注意保暖。有的冲锋衣带可脱卸抓绒内胆,具有较好的保暖性,温度再低就应该穿羽绒服了。
3. 防风防雨层
穿冲锋衣裤或轻便雨衣裤较好。不宜穿牛仔裤,因其易湿万一出汗下雨影响行动。无论春夏秋冬,都要穿长袖长裤,能在灌木乱草中保护自己。
去内蒙古草原旅游前,一定要准备充分。自驾游的必备物品有哪些?夏季草原旅游,请自备一些防蚊、防晒用品及常用药品,早晚温差变化大。最好携带春、夏装,最好穿长裤,不要穿凉鞋。在夏季由于草原的昼夜温差较大且降雨量集中,夜间或下雨时比较凉爽,故应携带保暖衣服和雨具,请带上长袖外套以免着凉。
9. 去草原旅游适合穿什么衣服
1、草原昼夜温差大,到草原旅游一定要带外套和长裤
2、在草原上住宿,夜晚难以辨别方向,带上手电筒是必需的
3、草原上的饮用水大多盐碱含量较高,初来乍到者有时难以适应,有必要准备一些矿泉水
4、草原上光照充足,紫外线较强,最好带上防晒霜、太阳伞
5、草原上开车、骑马要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以免迷失方向或破坏草场
夏秋季节是西北“沙漠游”的最佳时机,沙漠地带气候特殊,游客在享受探险刺激的同时,更要注意安全旅行。旅行社的有关人员提醒游客:
一、沙漠中的紫外线强,游客可适当在脸部使用防晒霜,但不宜在身上涂抹。最好穿着浅色长衣抵御紫外线的侵害。带摄影器材的朋友尤其要注意防止沙子进入摄影包内,以免损坏机器设备。
二、参加沙漠探险旅游的朋友切莫单独行动,进入沙漠腹地要有向导带领,最好带上gps全球定位仪和良好的通讯设备。
三、沙漠里昼夜温差大,在沙漠里过夜要带足衣服和饮用水,并要备上眼药水、抗菌消炎药、感冒药等常用药品。
四、游客在骑骆驼时要注意防止骆驼站起来和卧倒时将人甩下。不要靠近骆驼的后腿和头部。万一在沙漠中遇见沙尘暴,千万不要到沙丘背风坡躲避,否则有窒息或被沙尘暴埋住的危险。应把骆驼牵到迎风坡,然后躲在骆驼身后抵御风沙。
五、请不要破坏沙漠中的各类植物。在结束了愉快的“沙漠游”后,尽量把垃圾带出沙漠,至少要就地掩埋以保护沙漠的生态环境。
10. 草原旅行穿什么衣服
我是旅行自媒体果姐,很高兴又能在这里能为你们解答这个问题。
乌兰巴托,蒙古国首都,建立于草原之上,位于蒙古高原中北部,面积4704.4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约143.5万人,蒙古国将近一半的人口居住于此,以年轻人居多,市区流淌过图拉河,市中心是成吉思汗广场。
乌兰巴托市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脉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地处北纬48度23分32秒,东经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乌兰巴托市距中国边境718公里,距俄罗斯边境542公里。乌兰巴托市宽广整齐、风景秀丽。
这里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达-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年平均气温-1.5℃。1月平均气温-15一-22℃,夜间有时可达-39℃;夏季短而炎热,7月平均气温 20~ 22℃,最高可达 39.5℃。年平均降水280毫米,一年中有180天为晴天,无霜期109天。城市主要街区坐落在图拉河北岸。乌兰巴托春季(5至6月)较短,一直到5月中旬方才天气转暖,树木发芽,草原变绿。夏季(7至8月)昼热夜凉,紫外线强,游沙漠地区尤为如此,阴雨天和夜晚时天气会骤然变凉。秋季(9至10月)天气变幻无常,有可能突然变冷,甚至下雪。冬季(11至4月)天寒地冻,漫长的冬天几乎每天都在飘雪,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四十度。
所以冬季去乌兰巴托建议装备:羽绒服/棉服、羊毛衫/加绒卫衣、保暖内衣套装、雪地靴/户外登山靴、毛线帽、皮手套、围巾等防寒保暖的服装。
背景资料科普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科技中心。乌兰巴托有300多年历史,始建于1639年,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乌兰巴托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化的国际化都市。面积为4704平方公里,分为9个区,常住人口143.5万(2017年底),目前蒙古全国46%人口居住在乌兰巴托,其中74%的人口是青壮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旅游景点推荐
佛教著名寺院甘登寺、博格达汗宫博物馆、乔金扎玛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军事博物馆里面的藏品基本上就是一些古老的大刀、火枪、火药炮、老式的俄式步枪、机枪等,还有个别的日本、美国的步枪和机枪,还有一些头盔、弹药及服装等。主要是图片和一些实物展品。
特日勒吉国家森林公园距乌兰巴托以东80公里,肯特山脉中的一处自然保护区。特日勒吉度假村全年开放。这里有魏峨的群山、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河水,还有三友洞、乌龟石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晚上游客可以在度假村蒙古包过夜。观赏特日勒吉河岸原始而无污染的迷人景色,您真正体会到归大自然的感觉。特日勒吉森林公园是一处自然保护区,群山、森林、河水等自然景观,而且哦这里可以过夜,当然啦是住在蒙古包里,体会一下这儿的夜晚多么迷人。湛蓝的天空、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来前听说这儿是难得被污染的地方,看来确实是不错,很合心意。
从度假村往下走,这些度假村都是在草原坡上,所以站在那缓坡上看这儿感觉还是不错滴。特日勒吉河水丛林环绕,要是来的时候够棒,还能看到山上雪水融化,滚落下来之气势,场面可是相当壮观,想想当年那些草原上的英雄在这些河流边小憩之景,真是增添了些豪气。
甘登寺是蒙古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里面摆放着蒙古国的国宝——金佛像,这里有从各国来的信奉者,寺院广场有着很多的鸽子,如果您是佛教的信奉者,就应该来到这个地方。
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是蒙古国成立最早、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原为革命博物馆。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共有三层,一层展品包括蒙古石器时代遗址和岩石雕刻,二层收藏了大量民族服装,三层则集中展示了蒙古游牧文化的代表藏品。重点展示介绍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其继承者建立蒙古帝国,进而建立元朝和蒙古独立后的情况。
社交习俗
乌兰巴托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乌兰巴托人性直爽,举止大方又开朗;待人态度极真诚,给人印象好交往;喜欢客随主人意,实实在在最理想;红、黄、兰、白四种色,倍受表睐和赞赏;民族礼仪有传统,奉献哈达表敬仰。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乌兰巴托以待客态度非常真诚而闻名于世。只要他们得知宾客临门,男女主人总会恭敬地站在门口热情迎侯佳宾。宾主相见,不管过去是否相识,都要向客人问侯“您好!”、“向您请安了!”等等。客人告辞时,主人往往要举家相送,并一再说些“再见!”、“欢迎再来”、“一路平安!”之类的送行话。乌兰巴托人与客人见面时,还有个特别的待客习惯。他们喜欢拿出自己珍爱的鼻烟壶让客人嗅闻。客人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诚心实意地嗅闻,然后把壶盖儿盖好还给主人。他们与亲人或朋友打招呼问题方式极为特殊。相互见面,一般不习惯先问对方身体如何,而是习惯先问对立的牲畜是否平安?这是蒙古国人的一种传统习礼。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游牧民族整日以牲畜伴,牲畜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离开牲畜他们就等于没有了自己的经济支柱。故此,亲友相遇一般都不先问对方身体如何,而是先要问牲畜是否平安。 乌兰巴托人对不同色彩有着不同的爱好:他们崇尚蓝色,认为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因此,他们习惯把自己的国家称为“蓝色的蒙古国”;他们珍视黄色,认为黄色是黄金与珍宝的颜色,黄色是荣华和富贵的象征;他们偏爱红色,认为红色象征着幸福、胜利和亲热;他们昵爱白色,认为白色寓意着洁净、质朴和公正。乌兰巴托很注意尊敬年迈的老人,也很讲究男女之间的相互平等。
礼节礼仪
乌兰巴托人在社交场合与宾客相见时,一般也施握手礼,但献哈达要属蒙古民族最正统的礼节方式了。尤其是在迎接贵宾时,献哈达是民间传统的一种礼仪。不过乌兰巴托人敬献的哈达不同于中国一些民族的白色哈达,而是由丝绸制成的天蓝色有哈达。他们在献哈达的同时,还要向客人献上一碗鲜奶,以表达他们对佳宾的深深敬意。他们相互见面一般都不施脱帽礼。请让客人只以右手示意,即施请安礼。如果人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请安的时候,男子要单曲右膝,右臂自然下垂;女子施礼则要双膝弯曲。蒙古人亲属间相见时,一般要施亲吻礼,晚辈出远门或归来,长辈列要吻晚辈的前额,以示祝福。
信仰禁忌
1、乌兰巴托人信奉的主要宗教是喇嘛教,还有少数人信奉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
2、乌兰巴托人最厌恶黑颜色。把黑色视为不祥的色彩。
3、乌兰巴托人忌讳别人用烟袋或手指点他的头部,认为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举止。忌讳生人依坐在他的蒙古包上,这种举止有失礼貌。
4、乌兰巴托的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忌讳使用猪制品,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问题。
5、乌兰巴托人在饮食上不吃虾、蟹、海味及“三鸟”(即鸡、鸭、鹅)的内脏,也忌讳吃鱼,因为有些地区的蒙古人视鱼为神的化身。他们不爱吃糖和带辣味的调味品;不爱吃带汁的、油炸的菜肴,不太爱吃米、面食品和青菜;他们还不爱吃猪肉及糖醋类菜肴。
旅游注意
1、草原昼夜温差大,到草原旅游一定要带外套和长裤。
2、在草原上住宿,夜晚难以辨别方向,带上手电筒是必需的。
3、草原上的饮用水大多盐碱含量较高,初来乍到者有时难以适应,有必要准备一些矿泉水。
4、草原上光照充足,紫外线较强,最好带上防晒霜、太阳伞。
5、草原上开车、骑马要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以免迷失方向或破坏草场。
6、实行夏令时,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起至9月最后一个周末止,比北京快1小时(与北京无时差)。
7、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客人应在包房后下马;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门栏;不要用烟竿、筷子、剪刀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最后旅行自媒体果姐预祝即将去大草原游玩的朋友们有一个愉快并且难忘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