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8凯发-凯发真人 » 习俗

我想要一篇关于丽江或大理的民风民俗的600字作文-k8凯发

2023年01月05日 00:58:032

大理古城中白族的民风民俗


白族又称白子、白尼、勒墨、那马,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白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占全市人口的一半以上。白族风情多姿多彩,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一向外观整齐、庄重、大方,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石料建成,屋顶覆瓦。白族村寨大多分布在湖滨、河畔以及交通便利的平坝上,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讲究,往往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体上可形容为四种形式:“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  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其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  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各种各样的照壁也体现了主人的意愿与企盼,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艺术品。


白族宗教信仰 


白族的宗教信仰体现为本主崇拜,这是一种多神崇拜,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是几个或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神。本主神也是多种多样,如:自然本主有石头、水牛、猴子等;神灵本主有山神、谷神、太阳神等;英雄本主有杜朝选、段赤诚等;佛教与道教本主有观音、李靖等。  本主信仰不同于佛教的修来生,也不同于道教的化神仙,它只是对现世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一种期盼。本主崇拜是白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宗教表现,至今不衰。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在色彩上大多为红白相间,采用对比鲜明、明亮的色块反衬出色调的协调。女子服饰艳丽、朴素,上身衣装以及头饰较为复杂,下身裙饰比较简单、朴素,而且,年轻姑娘的服饰较为艳丽,年长女子的服饰崇尚淡雅。年轻姑娘好梳辫子,头饰叠成长条形盖于头上,左侧一条缨穗垂于耳畔,随风飘扬。“苍山绿,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是对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


白族舞蹈



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代表。舞蹈表演所用的彩棍为山竹所制,竹间穿有一串三枚或两串六枚的铜钱。舞蹈时,舞者右手持彩棍,左手拨动鞭的两端,并用鞭轻打身体各关节。霸王鞭舞有上百种舞鞭方法,舞蹈动作连贯,轻盈矫健,老少皆宜,并且人越多气氛越热烈。民族节日期间,每每于各白族村寨之中能欣赏到这种舞蹈。


风花雪月    


大理自古即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四景著称。  所谓下关风是因下关位于垭口,风季时狂风呼啸穿街扫巷,一出下关,则风烟寥寥,不见稻浪。  而其中上关花据大理府志记载:“山茶树高六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应十二月,过闰月则朵一瓣,俗以先人遗种,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其地名之”。  苍山山势雄伟,南北长四十二公里,上有十九峰、十八溪,山顶积雪终年不化,银装素裹璀璨夺目,这便是大理三景苍山雪。  洱海清澈如镜,宜泛舟漫游,每当皓月当空,苍山银峰粼粼闪烁,银光月色交相辉映,白族渔姑出没于波光树影之间,这就是大理四景洱海月。


经藏之都    


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云南早期文化发展的中心,素有“经藏之都”的美名。早在南诏时期,大理的文化已相当发达,崇圣三塔便是古代文化的象征,张顺、王奉宗的《南诏画卷》、张胜温的《大理画卷》等佳作,充分说明了大理是一座古老的历史名城。


蜀汉诸葛亮南征大理时置云南郡,唐代南诏国、宋代大理国在此设都。这个城市,很早便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大理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鸡足山佛教圣地、南诏德化碑、感通寺……漫游大理,犹如翻阅一本古老的书。茶花之乡   


大理山茶栽培的历史悠久,南诏、大理国时期,已成为庭园重要的培植品种,元明之际,更加繁盛。大理山茶为常绿大花乔木,高可达10余米,枝干劲健,树形优美,花色丰富。从12月至次年4月,各个品种陆续开放,争妍斗奇。   粉白带红晕的“童子面”,初开三日,色如童子之面,以后则洁白如玉,与白玉杯无异;其中又以雪白蕊瓣的“雪狮”最为罕见,花白如雪,大如碗,现已难得;“松子鳞”茶 ,瓣如绢,色银红,光亮可人,最为鲜艳。  “牡丹茶”,花朵硕大胜于牡丹,色艳如秋水芙蓉,枝叶并茂,楚楚动人;“恨天高”是云南茶花中唯一的矮化品种,有的竟年逾花甲而高不盈尺,花艳红,花瓣层出不穷;此外,像蝴蝶展翅欲飞的“蝶翅”;窈窕柔美的“柳叶银红”;开花最早的“早桃红”,绚丽多彩的“金边牡丹”等,都各具风姿。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