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妇孺皆知,如今,却被越来越多的粉丝用来比喻明末叛乱的“后金国”,这是有根本原因的。
题主所说的“通古斯人”其实是有所指的,那就是来自于西伯利亚的建州女真人。
明末有四大女真部落,分别是,建州女真,海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和北山女真。
建州女真,从哪里来?今天,位于黑龙江省伊兰县,两条闻名遐迩的大河汇聚于此。
一条松花江,被称为母亲河,它曾经孕育了3000万东北儿女。一条牡丹江,在依兰县城附近汇入松花江。
汹涌澎湃的松花江,见证了一个骑射马背部落的崛起。
这个部落,就是建州女真,依兰县城,它一直被认为是建州女真的祖居地。
那么,他们从哪里来呢?为什么叫“建州女真”呢?
建州女真人说满语,他们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因此,大家习惯上把他们称为通古斯人。
历史上,通古斯人大部分聚居地就在西伯利亚。这里有两个后来都自称自己是女真的部落,一个是建州女真。一个是北山女真。
建州女真彼时并不叫女真,在元代之前都在变化。后来,用得比较多的名字,叫胡里改人!
胡里改人,曾经被金国统治。这就是后来他们也自称女真的根本原因。但是,“女真”,在明末的时候,的确已经成了东北各民族的“泛称”。
究其原因,当时东北各个部落都处于落后状态,相比较而言,已经成功入主中原的“女真”名号很大,而且,女真有了自己的文字,进入了封建社会,文明程度比较高,而落后的部落部族都愿意自称为“女真”。
这应了那句俗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能成为文明相对成熟的富贵“女真”的“贵族”梦,是当时尚处于原始落后状态下,多数部落部族的梦想。
所以,著名的民族历史学家、女真民族历史研究泰斗——孙进己和他的女儿,著名学者孙泓共同编著的《女真民族史》史书里,对明末时期的“泛女真”现象做了如下权威解释:
那么,既然是泛称“女真”,都包括了哪些“女真”呢?
对此,孙进己先生做了补充解释。
至此,问题已经很清晰明了。原来,我们平时都习惯了用“女真”的称呼,但这个最容易“顾名思义”的称呼也最容易让我们犯下“望文生义”的错误,而实际上,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为什么呢?
因为,明末时期的“女真”早已经不是金国时期的“女真”了!他们既不同源,也不同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此女真非彼女真”的历史原因!
两个“女真”概念,原来不是一码事。那么,怎样才能不犯错误呢?不混淆两个概念呢?
有识之士曾经多次呼吁,在历史教科书里进行明确,势在必行。
金国女真和明末女真不是同族,应该成为历史常识!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却遭到一些“特定人群”的质疑。他们的质疑,源于一个始作俑者,他就是建州女真部落的首领努尔哈赤,他建立了后金国,因出于特殊“目的”——为了反明,而有意把建州女真和金国女真混为一谈。
究其原因,在于努尔哈赤建立“割据政权”,为了延续金国的正统地位,赋予其“叛乱”以合理性。
但是,我不能不指出的是,努尔哈赤本是明朝建州卫的指挥使,他后被明朝廷封为龙虎将军。
作为地方割据政权搞叛乱,可以掩人耳目,除了自欺欺人,能有正当理由吗?
那么,建州女真的最直接祖先,胡里改人,怎么又变成了“建州”女真的呢?
事实上,生活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开始向南迁移有两个方面的根本原因。
一是生活条件太差,苦寒之地,不适合居住。以北山女真为例,他们活动范围较大,却没有继续南下。今天,300多年后,人口依然很少,生活在俄罗斯的楚科奇半岛,除了少数人依然会说通古斯语,多数人开始讲俄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
二是受到当地哥萨克人等其它强势部落的压迫侵扰,被迫南迁。
而当胡里改人一直坚持向南迁移的过程中,命运多舛。他们在最初来到东北后,尚处于极其落后状态。各个部落之间,相生相杀,一直没有安定的生活状态。
元朝末年,胡里改人部落首领带部落进入朝鲜,虽然受封为官,但不断受到朝鲜人的排挤,压迫,一度聚集在边境线一带,还经常和其它“女真”部落不断发生摩擦,部落冲突导致生存环境变差,被迫四处迁徙。
直到明朝建立,明朝开始全面治理东北。《明实录》记载,“永乐二年,置建州卫”。自此,曾经被称为胡里改人的部落,告别了漂泊不定的“北漂”生活,有了固定的生活空间——他们从此可以建设自己的家园了。
从努尔哈赤一直到他的父亲和祖父,他们都是明朝的建州卫指挥使。由此可知,一个从西伯利亚来到东北的通古斯部落,的的确确是在明朝廷的关照下获得发展空间的。
尤其是,明朝廷对这些自称“女真”的部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管理制度——三司管理制度。这个制度以“都司和土司”的制度对边疆部落民族实现了优厚的待遇。在东北设置了奴儿干都司,直接管辖边疆部落部族。
明朝首创的“三司制度”,是我国最早期的“区域自治制度”,其土司制度被清代保留,对西南边疆部落一直沿袭使用到清朝末年。
享有如此优厚的待遇,建州女真部落却在明朝末年发生了叛乱。
在对待“女真”态度上,明朝政府采取了极其宽大的方式、以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宽厚仁和,接纳安置了他们。明政府给予他们的待遇,甚至远远高于对汉族百姓的待遇。为此,著名清史学者孟森说:“明之惠于属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为最厚。”但是,拥有极大野心的努尔哈赤,不但不领情,为了和明朝分庭抗礼,开始借用了“金国”的称号,史称“后金”。然后,他以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在一次镇压部落冲突中,被明军误杀为由,编造了“七大恨”的谎言,起兵反叛明朝。
事实上,在管辖建州卫的时间里,努尔哈赤完成了统一东北各个“女真”部落的征战。这些,没有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庇护,他是无法完成的。
努尔哈赤之所以借用“金国”之名号,一是为了更好地统一东北各个部落。二是为了摆脱部落之间“野蛮落后”的历史。妄图成为名正言顺的金国继任者,再堂而皇之地成为一个“正统政权”。
但其建国号后,发动的“辽东之屠”导致百万汉人被杀,从此背上了恶名。
不但如此,他创建的八旗军,长期在明朝关外劫掠袭扰,并多次入关劫掠,最多一次劫掠人畜多达97万。这表明,他们一直不愿意放弃“奴隶制社会形态”,抓回去的人被迫成为“包衣”奴才。这种落后制度一直影响到清军入关,对后来的奴性制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此,民间一直用现实版本的“农夫和蛇”的故事,谴责努尔哈赤,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反叛明朝,袭扰中原,并最终成功以东北为跳板,入主梦寐以求的中原,给明朝的灭亡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农夫与蛇”是一则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农夫救了蛇却被蛇反咬一口。用这则故事来形容朱棣与通古斯人的关系也最好不过了,朱棣收留了通古斯人却引来了灭国之祸。不过,朱棣作为皇帝当初做出那样的决定肯定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只不过后来事情发展的结果却不在他的意料之中。
(明成祖朱棣)
史书中曾记载:“诸部野人,率众降,始设奴儿干都司”。这里说的野人就是指通古斯人,他们原本生活在我国东北和西伯利亚东部,后因为不断受到俄罗斯人的侵扰再加上当地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劣,他们只能迁移到我国东北地区一带。在这里,通古斯人得以继续生存下去。于是他们曾派人去向当时的皇帝朝贡,并表示愿意归顺明朝,成为大明朝的子民。没想到的是当时的皇帝朱棣居然就轻轻松松地答应了,这背后有什么隐情吗?
(受难的通古斯人)
朱棣在位时,北方一直不太平,元朝的残余势力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明朝政权。而女真族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随着女真势力的不断发展,明成祖朱棣感受到了巨大威胁。
朱棣为了巩固统治,于是采取“以夷制夷”的方法来压制女真族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成祖朱棣才痛快地接纳通古斯人,想用他们的势力来压制女真族的势力,让他们互相争斗,相互残杀,互相压制,从而朱棣坐收渔翁之利。
前期,正如他所料,通古斯人在朝廷的辅助下,不断发展,从而让他与女真族之间不断发生冲突。
后来,通古斯人不断强大,灭掉了女真一族,统一了蒙古一带。但再后来的事情的发展却不在他的控制之内。
明朝末年,不断发生内乱,明朝开始走向衰弱,在这个关键时刻,当初受恩的通古斯人并没有选择报恩与明朝,而是趁此内乱,开始把目光放在中原地区。最终于1644年入主中原,亲手灭掉了当初扶持自己的明朝。
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想要征服天下就要不讲情义,不念恩情。大家都各怀鬼胎,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都只为自己的切身利益着想。通古斯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会不受欺负,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