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8凯发-凯发真人 » 习俗

我国满族族过清明节有哪些习俗-k8凯发

2022年07月05日 18:05:3718

节日那天,各户人家乘坐大车到墓地,由长者在新坟上插“佛陀”,旧坟插柳枝,意为禀告祖宗,本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然后将酒捋地,全家人在坟前叩着行拜,以示子孙不忘祖宗,祈求祖宗神灵保佑本家族平安。

蒙古和女真(满族)都是草原民族,生活习俗有什么区别

女真(满族)不是草原民族,你要是去过东北就知道了,东北一村草原也没有。山地多数是森林,黑龙江下游和嫩江流域沼泽也很多,吉林省中部与辽河平原的土地肥沃适合农耕。所以过去满族的的生产属于综合类型,春夏两季以农业为主,秋冬以游猎为主,兼顾渔业。他们与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差距很大。 比如,蒙古人是不定居的,满人大多是定居的。蒙古人很少捕鱼,满人很重视捕鱼。蒙古人住毛毡帐篷,满人住木屋或土坯房。蒙古人主要牲畜是马牛羊骆驼,满人主要牲畜是马牛狗少量养鹿很少养羊。蒙古人很少修城,满人则修城。

满族人的生活为什么那么贴近汉族?

我的母亲家是满族人,我姥爷家满洲老姓额尔德特,据说是镶黄旗人。姥姥家祖上姓完颜,哪个旗的就不知道了。

满族的生活方式,确实很接近汉族。除了满族不可避免的汉化之外,满族一些传统的民俗也影响了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一些汉族生活方式。所以,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互相影响、民族融合吧。

按照家谱,我姥爷家祖上最初是生活在辽宁铁岭镇西堡,后来顺治朝从龙入关,驻扎在北京附近。再后来,雍正爷改革,京旗移垦,又把姥爷的祖先给遣返回东北了,一路向北,来到了黑龙江绥化地区。

民国的时候,那个小县城还没多少汉人,基本都是满洲人。解放后,随着大量关内汉族移民涌入,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可就在解放初,那个满族人纷纷改姓汉姓,甚至不少人偷偷改成汉族的时代。当时的人们,还是很容易区分出谁家是满族,谁家是汉族。

首先,在饮食上。关内来的汉族人,基本上是白面、玉米、高粱米为主的主食结构。而本地的满族人,则是以小米、黄米、黏米等为主食,尤其是满族传统的黏豆包、粘糕、酸汤子,让当时的很多关内移民颇为不能接受。口味上,关内来的汉族移民,以咸口为主。而本地的满族人则是酸甜口为主。

而最大的不同,是当时很多关内移民是吃狗肉、戴狗皮帽子的,而本地的满族人是严禁吃狗的,甚至连狗皮帽子都不戴!

其次,当时很多移民过来的关内妇女,还有裹小脚的现象。而满族妇女是从不缠足的,大脚居多。

再次,对于乌鸦,关内的汉族移民往往是比较排斥乌鸦的,而本地的满族人却对乌鸦有着天然崇拜,会饲喂乌鸦、祭祀乌鸦。

再比如,同样是住火炕,满族人对西炕是格外重视,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

至于婚丧嫁娶,同样有区别。别的地区的满族风俗我不太清楚,但是绥化地区的满族人,老人去世的时候,孙辈是不许哭的,甚至会不允许孙辈出现在葬礼上,因为怕隔代亲,老人不忍心轮回。再者,当人们抬尸首时,不能走门,要走窗户,因为门是留给活人走的。另外,满族葬礼是打红幡,这点跟汉族也不一样。

还有,满族人家里养娃,基本都会有悠悠车,而当地的汉族家庭就不一定了。

在那个年代,老一辈的满族人,比如我的太姥姥,基本都还会说满语。所以,那时候满族和汉族的生活方式还是很容易区分出来的。

到了八十年代,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我的母亲除了阿玛、讷讷等少数几句满语,基本不会说满语。少量的满语词汇,也融入到东北话里了。算是另外一种延续吧。

至于生活方式,大家的主食基本也都是大米、白面了,虽然偶尔吃吃黏豆包,别的方面也没啥区别了。

也就还是坚持不吃狗肉、坚持乌鸦崇拜。

而随着大家都住楼了,也没有炕了,其他方面真的跟汉族没啥区别了。

所以,最终还是民族大融合,世界大同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