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旅游结论
我们要爱护我们的母亲,要善待她,要对她好;做事要有余地,不要除一时快乐而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2. 论生态旅游的发展问题论文
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到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环保交流与合作,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3. 生态旅游结论与展望
在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
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4. 生态旅游结论和建议
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传统旅游所表现出的问题促使人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是坚持还是摒弃?生态旅游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响应。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十几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0%,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缙云
生态旅游(ecotourism)[1]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k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把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2]
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3]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1]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1]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4]
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就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相当比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影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篷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攸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怡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过去,西方旅游者喜欢到热带海滨去休闲度假,热带海滨特有的温暖的阳光(sun),碧蓝的大海(sea)和舒适的沙滩(sand),使居住於污染严重,竞争激烈的西方发达国家游客的身心得到平静,“三s”作为最具吸引力旅游目的地成为西方人所向往的地方。随著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境意识的增加,西方游客的旅游热点从“三s”转“三 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algia)”情结,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进入“天堂(nirvana)”最高精神
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5. 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认识
1、按地理范围分类:国际旅游、国内旅游(1)国际旅游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2)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是指人民在居住国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该国公民在国内的旅游活动。
2、按旅游性质和目的分类:休闲,娱乐,度假类、探亲,访友类、商务,专业访问类、健康医疗类、(1)休闲,娱乐,度假类属于这一类旅游活动的有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娱乐旅游等。(2)探亲,访友类这是一种以探亲,访友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3)商务,专业访问类属于这一类的旅游活动有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修学旅游,考察旅游.专项旅游等。(4)健康医疗类主要是指体育旅游,保健旅游,生态旅游等。
3、按人数分类:团队旅游、散客旅游、自助旅游、互助旅游(1)团队旅游团队旅游是有旅行社或旅游中介机构将购买同一旅游路线或旅游项目的10名以上(含10名)游客组成旅游团队进行集体活动的旅游形式。(2)散客旅游散客旅游是由旅行社为游客提供一项或多项旅游服务,特点是预定期短,规模小,要求多,变化大,自由度高,但费用较高。(3)自助旅游人们不经过旅行社,完全由自己安排旅游行程,按个人意愿进行活动的旅游形式。(4)互助旅游互助旅游是网络催生的一种旅游模式,以自主、平等、互助为指导思想的一种交友旅游活动,是经济旅行(没有中间商)。扩展资料:旅途中尽量少带现金,不要将钱放在行李中,要贴身保管。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房间内。最好到正规商店购物,买了东西要发票证明。在试衣试鞋时,最好请同团好友陪同和看管物品。重要证件如护照、签证、身份证、信用卡、机船车票要随身携带、妥善保管。出发前最好各复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中。遇到有人查证件时也不要轻易答应,应报告领队处理。如领队不在场,可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或工作证件,否则应予拒绝。若对方是警察,也应记下其证件号、胸牌号和车号。
6. 生态旅游结论是什么
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这里主要是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对生态的破坏。例如,植树造林,是一种活动,但这种活动不仅不是对生态的破坏,反而是对生态的保护。
类似的对草原的植树防沙,封山育林,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稀有动物等等,都是对生态的保护。
供参考。
7. 生态旅游综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是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大连医科大学主办,创刊于198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主要刊登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环境等)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以及促进微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主要栏目设置有:口腔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兽用、水产)、植物微生态学、综述、微生态调节剂等。
8. 生态旅游结论与建议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欣赏和研究自然、野生动植物以及任何文化特点为目的的所进行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自然旅游。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保护环境和对维护当地正常生活承担义务的同时,仍能把商业性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区别:
1、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时利用相同的自然区域,然而其态度、兴趣明显不同。
2、传统的旅游与观光地区的生态学及特点无关,其目的在于消遣和娱乐。而生态旅游则是为自然区域本身所吸引,研究和欣赏其自然特征,并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
3、生态旅游是一种计划性活动,依赖于严格的管理以防止严重的环境危害,所以事先要进行影响和效益评价,避免了传统旅游常因计划不周而带来的环境负效应。经过精心设计的说明性计划还能使保护区成为一个支持地方传播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以保存当地居民的传统价值并向外界传播其文化的中心,促进文化繁荣。
9. 生态旅游的看法
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它的旅游目的地是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而且,旅游者是具有高知识高素质的旅游者,他们旅游的目的是通过对自然区域和特定的文化区域旅游来了解到当地文化和环境的自然历史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使旅游者受益、同时也使旅游地受益。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切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旅游地仍然不受外来影响,仍然保持原滋原味。生态旅游总共有9个基本特征;
1、 生态旅游具有保护性;
2、 生态旅游具有自然性;
3、 生态旅游具有教育性;
4、 生态旅游具有科学性;
5、 生态旅游具有专业性;
6、 生态旅游具有高品位;
7、 生态旅游具有参与性;
8、 生态旅游具有观赏性;
9、 生态旅游具有普及性。
10. 生态旅游问题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也曾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这种旅游形式将在未来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消费也已初见端倪。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然、热爱自然、走进自然、保护自然,提倡绿色消费,倾向于选择不受污染的生态产品。这种市场需求的转变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