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苗族山寨风光
苗族先民族为“九黎”“荆蛮”部落, 在汉代后又改称为“五溪蛮”“武陵蛮”等名。数千年来,苗族在求生存的征途中历尽艰辛,经历了若干次巨大的战乱,在被剥夺、被切割、受挤压、受控制的不幸中挣扎。在困难中摸索,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自控体系,用自己政教合一的手段把本族群团结为一个紧密的文化整体。
除了历史意义上的民族大迁徙等原因外,山地的自然阻隔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影响了苗族的服饰文化,交通闭塞、山寨对峙、方圆百里、风俗各异。苗族服饰艺术形式不仅与其语言分布有着密切对应关系,而且与其神话、传说、故事、古歌、习俗等也关系密切。贵州苗族服饰独特的文化生存背景使它无论在艺术样式还是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方面都很吸引人。
2. 神奇的苗寨
小丹江苗寨在榕江县雷公山腹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此处四面环山,是一处少有的秘境。寨子的原生态与保留完好的文化项目,是一处值得大家来看看的地方。民俗文化每年根据日历组织民族庆典,“神秘的招龙封寨洗礼仪式”、“招龙迁徙展示”、“长街龙宴”、“火把迎龙狂欢”等组成的民间传统节日“招龙节”以包括招龙庆贺的“芦笙会”、“万人马郎歌会”的形式内容。
小丹江苗寨,一个原生态的村寨。在大山深处,少了城市的嘈杂,多了一份乡野气息,这才是旅游的真谛--寻觅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放空自己。如果你喜欢,可以来看看。
3. 什么样的苗寨
彭水苗族属于以苗族为主体以土家族为辅体的苗族分支。彭水苗族是我国重庆市境内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主体民族,其间有少量土家族同胞混居。彭水苗族兼具苗族和土家族两种民风异俗,因为苗族名称在前,所以风土人情以苗族为主以土家族为辅。
4. 古老的苗寨
苗人寨好玩。
苗人谷苗人寨,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浓郁,是一副山清水秀的天然画卷,遗存了许多巫傩文化的遗址,造成了风格独特的神灵信仰和祭祀仪式。
苗人谷,因为拥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保存完好的古老苗寨而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中国“苗族活化石”。
到这里,游客可以领略湘西的神秘,感受一番苗族人保存下来的各种原生性的民族民间文化,还可以品尝一顿纯正可口的苗家饭菜。
5. 苗族古村寨
湖南苗族聚居的村寨主要有:
1.墨戎苗寨
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墨戎镇;
2.德夯苗寨
位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郊;
3.地笋苗寨
位于怀化市靖州县三锹乡。
6. 美丽的苗寨
苗族算得上是一个大的民族了,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苗族人,而苗族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属于我们中国了。像苗族一般居住在云南、贵州、四川的相比较多一些,苗族人的历史文化也是相当的丰富的。
说起苗族,首先想到的就是苗族的姑娘,我们都知道苗族姑娘大部分,长得都是非常漂亮的,水汪汪的大眼睛、青涩的表情俊俏的脸庞,看着就像是生活在大山里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姑娘,尤其是让男孩子看着就觉得的心理欢喜,还有他们有特色的服饰妆着还有漂亮的头饰
7. 苗族山寨图片
这是办喜事的一种习俗,出自少数民族苗族。一有客人来到苗家山寨,村民便在崎岖的田坎路上设置拦路酒。苗家的拦路歌,拦路酒,少则3~5道,多有12道。最后一道在寨门口,门通常是座小巧玲珑的木楼,一对牛脚酒杯悬于门楼正中,两位身着盛装的村姑和身穿古装的寨老双手捧牛角杯,一一向来客敬酒,客人这时千万不能用手接牛角杯,否则主人一松手,满满一牛角杯酒就全归客人了。这是苗家的迎客风俗,代表吉祥如意。
8. 苗族山寨风光图片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
在凯里苗族山寨,居住的是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抱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zhì)比,层叠而上。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zhào)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chī)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zhǔ)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
按传统,祖宗圣灵的神龛要设在二楼的中柱脚。苗族人民认为在吊脚楼里有祖先的圣灵日夜庇荫,阖家方能兴旺发达,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楼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每间的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案。各间的房门均为独扇,惟有堂屋大门为两扇。富裕人家还在大门上刻有龙凤浮雕。大门上方,两头安装有两个门当木雕,门当的另一头成牛角,俗称“打门锤”。
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ghab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讲述传承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
吊脚楼一般以三间四立帖或三间两偏厦为基础,一般分为三层,底层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栏圈,以及用来搁置农具杂物等东西。中层住人,正中间为堂屋,堂屋两侧的立帖要加柱,楼板加厚;因为这是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也是宴会宾客笙歌舞蹈的场所。有少数人家在正对大门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圣灵的神龛。神圣的家庭祭祖活动就在堂屋进行,一般情况下,左右侧房作为卧室和客房。三楼多用半存放粮食和种子,是一家人的仓库;如果人口多,也装隔出住人的卧室。厨房安置在偏厦里。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的体现出来了。
9. 贵州山江苗寨
千户苗寨也叫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雷山县、镇远县同属黔东南州。
千户苗寨离凯里比较近。
从镇远坐汽车将两个多小时到凯里市,在凯运司(洗马河)那里坐直达西江的班车,一个小时就到。
或者坐火车从镇远到凯里,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在凯里火车站乘1路车到,凯运司(洗马河)那里坐直达西江的班车,一个小时就到。
镇远到凯里推荐坐火车,车次多,时间短,价格便宜。
如果游玩的话,推荐在镇远看看青龙洞、舞阳河、古城,晚上住一晚,第二到施秉县感受一下杉木河漂流,再去西江苗寨,这样效果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