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十大美食是什么?
佛山是珠三角“美食之乡”,是粤菜发源地之一,那么佛山十大美食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解答。
1、 炒牛奶拼野鸡卷。大良野鸡卷别称“大良肉卷”,是粤菜中知名度较高的菜式之一。以肥肉片制成,特点是甘脆酥化,焦香味美,肥而不腻,宜酒宜茶。
2、 均安蒸猪。均安蒸猪皮滑肉爽、香美肥嫩的特质,虏获不少食客。均安蒸猪的“妙笔”之处在于蒸,用蒸化去猪的油脂,不伤害猪肉本身的鲜美。
3、 煎鱼饼。煎鱼饼甘香爽滑,鱼肉有弹性,以蚬蚧酱佐食更显鲜味。这一款传统美食,在顺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获“中华名小吃”的称号。特点是色泽色鲜美,爽滑甘美。
4、 四杯鸡。四杯鸡是顺德传统名菜之一,因用四杯调料即一杯油或一杯水、一杯酒、一杯糖、一杯酱油调味而得名。肥瘦刚好的三黄鸡,与糖、酒、油、酱油紧密接触后,皮爽肉滑,汁浓甘香。
5、 凤城酿节瓜。大良近郊所产黑毛节瓜,身短肉嫩,当地人利用这一特产,制成一款家庭名菜――酿节瓜。特点是清甜软滑,甘香味美。
6、 顺德蒸鱼。顺德厨师拥有的第一个绝技就是烹鱼。蒸鱼是顺德厨师的一绝。顺德厨师蒸鱼,一改平蒸的千年习惯,把鱼背朝天蒸,这有利于蒸汽运行和鱼体易熟,同时,使鱼从平面静物画变成立体雕塑,给人以生猛新鲜印象。
7、 拆鱼羹。拆鱼羹是鳙鱼肉为主料,以鱼汤为汤底,辅以其他各种素材,通过顺德传统的烹饪工艺烹制而成的菜品。拆鱼羹呈乳白色,口感鲜美,层次分明,味道丰富,气味芳香浓郁。
8、 菜远炒水蛇片。菜远炒水蛇片菜远炒水蛇片,是勒流(一说龙江)的一款传统名菜,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豌豆等菜料生炒。蛇肉的爽甜润滑与菜远的清香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鲜肉色泽雪白,菜远碧绿青翠,卖相极美。
9、 脆皮烧鹅。作为顺德美食“荤”代表之一,烧鹅皮脆、油足、肉香,是顺德街坊口口相传的“佳肴”。新鲜出炉的烧鹅,油光耀眼,色如红枣,香气四溢,皮脆肉嫩,皮薄如绸而不起皱,香浓的肉汁沿着肉身流下,让人垂涎不已。
10、 家乡酿鲮鱼。清末民初,顺德姑娘阿彩到香港的大户人家当妈姐,少爷垂涎阿彩的美色,想立她为妾,就以“吃鲮鱼不卡刺”刁难阿彩。聪明的阿彩便想出一个办法,把鲮鱼起鱼肉挞鱼胶,加入八种材料搅匀,重新酿入鱼皮中,恢复鱼的原状,制成家乡酿鲮鱼,得到少爷的称赞,并让她回乡成亲。
以上的就是关于佛山十大美食是什么的内容介绍了。
顺德的风土人情
是广东佛山的顺德吧.我是导游!我去过那里!我来解答这个问题:
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广州、江门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距香港64海里、澳门80公里,面积806平方公里,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1992年3月撤县建市,2003年1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撤市建区。全区现有10个镇(街道),109个行政村,88个居民区,常住人口110.96万人,流动人口60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多万人.
顺德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年平均气温为21.9℃;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3.1℃;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 28.7 ℃。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多达1649毫米,年平均湿度为81%。2至3月份多低温阴雨天气,7至9月份为台风活动季节,台风期间有时发生强台风,对农作物造成较大损害。
由于拥有优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顺德历来就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外贸出口基地,这里出产的甘蔗、蚕茧、塘鱼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顺德社会经济更有了巨大飞跃。如今,顺德是珠江三角洲中部崛起的新城市,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家具、燃气具和日用品生产基地,其中家用电器和燃气具两类产品产销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销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素有广东“四小虎”之一的美誉。
顺德不但工农业较为发达,旅游为也发展迅速。区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祖居就在顺德均安镇,顺德是一个旅游假胜地,有一流的高尔夫球违场,有一流的酒店,有一流的休闲、会议、购物环境和设施,有别具一格的都市风貌;顺德是粤菜发源地之一,顺德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更有“食在广东,厨出凤城”之说,顺德是粤菜的发源地,顺德菜可成为粤菜的代表。
五百年前,广东版图上没有“顺德”地名,而此方向原称“太艮”。相传黄萧养起义迫使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持统治,如为加强封建统治,对数十万“战俘”安置采用怀柔政策。朝廷在北划出土地叫“从化”;在西南部划出南海县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林等四都和太艮、冲鹤等37堡,取“顺天之德”意,设顺德县,企望群众永作顺民。顺德地名,即由此来。
顺德在明代即有“岭南一壮县”之称,自古经济文化较发达,涌现过一批杰出人物。像“文武四状元”――文状元为南宋张镇孙,明代黄士俊,清代梁耀枢,武状元为明代朱可贞。最著名的就是李小龙了。
顺德的风俗也有很多,像纪念纺织大师的“日娘诞”、自梳女、龙舟竞渡、大良鱼灯会等等许多。
介绍顺德一两句实在说不清,我给你两个网址,你有兴趣可以上去看看:www.shunde.gov.cn(顺德人民政府网)
(鼎言商旅网――顺德篇)
顺德的风土人情
顺德的龙舟竞渡自古有名。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湾环者为龙船场。……斗得全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实则全县各乡堡都兴行划龙船,现今市博物馆尚存康熙年间杏坛北水村“压尽群龙”石匾。龙舟分“游龙”和“赛龙”两种:“游龙”体积大,装饰美观,称“龙船”,重在游弋展示服饰旗鼓助兴;“赛龙”体积小,称“龙艇”,从三桡至十五桡不等,重在竞划速。
“龙舟”说唱
“龙舟”说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起源于清代,20世纪50年代前流行于县境及广州方言地区,以顺德腔为正宗。艺人多在茶楼,乡渡和分村大榕树下卖唱。手持一具木雕小龙船作道具,胸前持小锣小鼓。边唱边敲,内容多为谐趣故事及平安祝颂语。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龙舟”被应用于社会宣传,艺人所编写的反清、抗日及控诉“三害”(吸毒、赌博、嫖妓)等长篇唱词,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
大良鱼灯是一种富于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为佛山秋色的一个重要分支,盛行于清代,至抗日战争消歇。制作鱼灯先以竹篾扎成鱼形骨架,然后扪上明纱,绘染鳞鳍。高手制作意态逼真,点燃灯烛,透体透亮,色彩鲜艳,栩栩如生。鱼灯长六七尺至一丈多,巡行时以支柱撑持,大灯还需多添两人撑着首尾帮力。
过去时代,封建礼法苛严,县中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矢志不嫁,或与女伴相互扶持以终老,约自明代中后期起,相继产生了自梳女和不落家的特殊习俗。 由于蚕丝业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独立谋生的机会,这些习俗在封建礼法压迫下,得以相沿300余年,在晚清至民国前期达于高潮,直至本世纪30年代以后,才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和战乱的影响而渐趋消歇。
过去女子出嫁,须由母亲束髻,立心不嫁者则履行一定的仪式自行束髻,称“自梳”。仪式通常在自梳女及不落家妇女聚居的“姑婆屋”内举行,当事者预先购备新衣鞋袜妆镜头绳及香烛肴,以黄皮叶煮水沐浴,设供拜观
音,立誓永酒不婚嫁,然后由年长的自梳女将其辫子梳成发髻,更换新衣新鞋,向其他自梳姐妹一一行礼,经济宽裕的,还须摆酒宴客。 履行仪式后,该女子即为“梳起”,正式成为“自梳女”,终生不得翻悔。“自梳女”平日可继续居住母家,采桑缫丝,自食其力,闲时常到“姑婆屋”与众姐妹聚会,在生活上互相扶持,亲如家人。年老或病危,必须移居“姑婆屋”,绝不能在母家去世。
不落家是自梳女子的一种假婚习俗,为遭父母强迫嫁人抗争无效所采取的折衷办法,过门行婚礼而拒绝同丈夫寝处,三朝回门后即长居母家不返,故称“不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