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凉夜寒塘,历史爱好者,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宋朝文化继承了唐代文化的精华,在宽松政治氛围和良好社会风气的酝酿中逐步成长,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宋朝的文化,是被大家所公认的繁华。不管宋朝的军事如何孱弱,也不管宋朝的经济到底是如何,宋朝的文化,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繁荣。
《清明上河图》中的宋朝,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这样繁荣文化的背后自然是离不开教育的。凉夜认为,宋朝的儿童教育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伦理道德的教诲宋朝的统治者以儒家思想治国,人伦孝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完美地融入在儒家礼法教育里。“忠”、“孝”、“仁”、“义”、“礼”、“信”等是社会上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占据着人们思想的统治地位。孩子们从小就接收这样传统的儒家思想,久而久之,忠义孝顺等美好品质也就养成了。
儒家思想,传统美德
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其他的朝代一样,在宋朝,功名思想也是受到家长们的大力追捧。宋朝的文人地位很高,且宋朝是以文道治理天下。
宋朝的科举制度比起之前的唐朝更加完备,进士及第可谓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此外宋朝的教育有着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地方上建立起了各种学校,还有考试制度、奖惩制度、向国子监输送监生的贡生制度。地方上学校的形式主要是私塾。
古代私塾教育
三、生活方式的培养这一块主要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勤俭的持家方式,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宋朝的蒙学教育。
何谓蒙学教育?蒙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进行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以识字、写字、背书为主。每日功课一般是背书、授新书、作对、写字、读诗,以及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训练。蒙学教育主要是让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培养优良道德品质。
孩童听从老人教诲
总结宋朝繁荣文化的背后离不开优秀的儿童启蒙教育传承。宋朝的儿童教育主要包括伦理道德的教诲、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培养。宋朝的儿童教育影响还是很深远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培养和我们今天接受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解答题主的疑惑欢迎留言,更多精彩,关注@凉夜寒塘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刚开始接触到宋代蒙学时,第一时间的想法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剽窃这个古代国度的巅峰之作。
因为两者在形体上有着较为相似之处,即:官学体制和私学体制并存、因材施教、以及注重素质教育。
中土古代教育体系的发展早在先秦时期,中土的古代就已经比较重注儿童教育了,只是当时书籍主要集中在贵族家庭之内,因此蒙学体制也只在贵族自家才有。
直到隋唐开科举之后,破除了门阀世家垄断局面,并在各地修建书院。【唐朝时期的书院,主要职责是负责收集、校正、刊印的功能,只有少量书院拥有教谕的功能】,唐朝时期的开放,使得寒门子弟也开始逐渐能接触到书籍。但当时门阀世家的威力依旧,故而唐朝只能算是开了个局而已。
直到唐末及五代十国战乱,历经了上百年的战火洗礼,门阀世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宋朝建国之后,统治者有感于唐朝过于注重武义,才导致的藩镇割据局面,因此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
特别是北宋时期,历经了“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后,同时随着北宋政权不抑制商业的发展;在统一的思想、人文、经济的支持之下,北宋在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最终奠定了随后中土八百年的教育体系。
北宋蒙学教育体系:北宋的书院,已经如同现代人所熟知的集图书馆、校正、编辑、教谕为一体的学校了。但是北宋时期的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官办书院,还有私塾、义学等等。
一、官办蒙学学堂:
顾名思义,国家或地方政府开办的蒙学学院。只是官办蒙学学堂并非是定例,是根据地方财政或者国家政策而出现变化,兴废无常。因此这种官办蒙学学堂主要是集中在大城市里面,如北宋首都汴梁、西京(今洛阳)、南京(今商丘)、北京(今河北大名),且多是主要负责官员的子女。
另外还有其他县城的县学,如:莆田、仙游两个县学从唐朝贞观年间就存在至今了,而这种县学,主要是招收优等学生为主,其中若是贫困学生的话,会有奖学金、免费食宿等措施。
当然北宋时期的蒙学教育,主要还是私人性质的私塾来承担。
二、私塾、私学
这个有两个部分组成。
一种是有钱人家或几户人家筹钱,在家里开办的私人教育课堂,聘请先生来负责家里的儿及亲朋好友的孩儿的蒙学教育。
另外一种则是大家族的家学、族学。
是家族一起出钱,聘请一个或多个老师,来负责整个家族的孩子的各种学习。
三、义学
主要是中央、地方、富商一起合作捐赠建立起来的机构,除了拥有教育体系之外,还担负着”儿童福利院“的性质。
北宋时期也设立了“慈幼局”,专门收纳孤儿、弃婴等,只是这个时期,主要是”重养而轻教“。
北宋中后期,由于丁税繁重,百姓多生而不养,溺死、弃婴的事件较多,因此在北宋末年时,有官员请奏”凡下户有怀妊而不能自存者,愿赐之粟“。但直到南宋政权建立之后,才真正设立了”胎养令“和”举子仓“。此时的”举子仓“,从之前的“慈幼局”转变成为”养教并重“。
地方官员必须要负责”举子仓“的孩童教育,这个是被列入官员评分体系之中的。
北宋蒙学的特点“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这个理念,从先秦战国时期,就已经深深刻在中土人的骨子里了。
而北宋的蒙学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是父母教谕、二是学塾教育。
一、父母教谕:
也就是题主所述的“家族鸡娃”,这种情况在北宋并非是个例存在,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占有很大的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两种,一是父母是学霸,那些先生都还紧巴巴求拜他们父母为师;二则是家贫,实在没办法去私塾、族学,只能靠父母进行蒙级教谕了。
就比如:大文豪苏轼的家学里,苏轼是他母亲程氏教导的,“生十年,父询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另外苏轼成名之后,他的那几个牛掰儿子和女儿,也是他和媳妇一起在家里教谕的,直至科举成名。
而家贫的则有:欧阳修,四岁时父亲死了,家里穷,没办法去读书,也没钱买书和笔纸,只能靠母亲的一手教谕,【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修书字。稍长,从邻里借书读,抄之,抄未竟而成诵】。
二、学塾教育(包含家塾):
则正规了许多,且教谕的内容也异常丰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素质、伦理道德教谕。
素质、伦理道德:
唐朝时期,佛、道、儒的兴旺,使得宋朝时期,儒家吸收了释、道的一些思想,构建成了道德理学和心学两种学派,加上五代十国的战乱痛楚,使得统治阶级及人民都普遍追求道德名教、伦理纲常。
因此学塾教育中是很注重这一方面的:
1、注重日常行为规范,注重恪守儒家礼节
要求孩童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堂室必洁等等。
2、忠孝教育
由于北宋建立之后,一直处于与少数民族争夺战争之中,连年的国战、以及战争赔款的羞辱,使得这个时期的蒙学教育逐渐从之前的“忠(理)、义、廉、耻”转变成为“忠(君)、孝、义、廉、耻”。
特别是陆游的那首《示儿》就将这种教育表达得淋漓尽致: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陆游3、因材施教: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因此儒家就将这段话,作为教育各种不同学生的行为准则。
第一种是“生而知之者”,天赋释然的神人,一出生就懂了,不用过多去教,只需要教导他的行为准则就可以了。
若是”学而知之者“,这种是老师用心去教导的,去告知书中的知识,教谕好学生。
若是“困而学之”,则需要老师耐心去教谕,制造各种困难来鞭策学生。
若是“困而不学的”,那就教谕他,要老老实实做好百姓,找到合适其的生存方式。
而宋朝时期,由于儒家学派出现了新的拐点,这个时期也算是儒家思想的第二春,出现了知行合一的前身——学思结合。
宋朝的蒙学阶段并不主张学生远行,但有提倡学生通过观察来验证书本中的知识,即学思结合,宋朝的先生极其反感那些“学而不思”或者是“思而不学”的学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所以当学生考得童生之后,一般情况之下,先生大都是提倡由童生们自己组织起来,去到县城去考秀才,而非家人陪伴。
图片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宋代家庭教育》康艳芳
《宋代儿童素质教育》刘文刚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