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节日有30个,如下
1、正月初一 :春节
2、正月十五 : 元宵节
3、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芦笙节
4、正月二十五 : 填仓节
5、正月二十九 : 送穷日
6、二月初一 : 瑶族忌鸟节
7、二月初二 : 春龙节(龙抬头) 畲族会亲节
8、二月初八 : 僳僳族刀杆节
9、三月十五 : 佤族播种节
10、三月十五至二十五 : 白族三月街
11、四月初八 : 牛王诞
12、四月中旬 :(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傣族泼水节
13、四月十八 : 锡伯族西迁节
14、五月初五 : 端午节
15、五月十三 :阿昌族泼水节
16、五月二十二: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17、五月二十九: 瑶族达努节
18、六月初六 : 壮族祭田节、 瑶族尝新节
19、六月二十四 : 火把节
20、七月初七 : 女儿节 、七夕情人节
21、七月十三 : 侗族吃新节
22、七月十五:中元节、盂兰盆会 、普米族转山会
23、八月十五:中秋节
24、九月初九 :重阳节
25、十月初一 : 祭祖节
26、十月十六:瑶族盘王节
27、十一月二十:黎族年、
28、腊月初八:腊八节
29、腊月二十三:小年
30、腊月最后一天:除夕
谁知道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习俗?
重阳登高,门口插茱萸;中秋赏月,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冬至吃饺子;清明扫墓;腊八要做腊八粥;但是这只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冬至和清明,并不是二十四节气里的,
我只是知道二十四节气从时间排序应该是;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至于它们分别有什么习俗,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抱歉!
春节是几月几日,元宵呢,清明,端午,乞巧,中秋, 重阳
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元宵是农历一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清明节是四月初五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
乞巧节是七月初七(中国情人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重阳节是九月九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