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古时称为“夷族”,其名来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根据彝文化《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历史典籍记载,自称为“尼,古代汉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载多称“夷族”。
彝族先民在历史进步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早已遍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很多地带,以及广西北部等。
彝族在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又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等。夷族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权贵,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为今天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唐天复二年,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调料类主要采集三种野生植物,一为“哈拉古”树叶,一为乔木“穆库”的根和花,一为草本植物“切批切克”的根。这三种植物均有奇特的香味。
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
在旧社会,彝族是等级制很严格的奴隶社会,而且大量奴隶掠自邻近的其他民族,彝族“不与外族通婚”。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当今中国大部分民族早已融合在一起,各民族文化基本统一,生活习惯和饮食方面都基本可以相互接受。而且法律也没有民族婚姻限制制度,所以贵州彝族可以同汉族结婚!
据我所见,可以。
彝族人的生死观,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首先要说到彝族人的信仰,他们崇拜自然(天地日月都有神灵),祖先(祖先死后会把精神附在物体上)和图腾(往往把动植物和其他自然作物当姓氏),他们认为,祖先死去之后灵魂依然存在,可以给活人造福,所以他们崇拜祖先,祈求子孙后代的发展与壮大。他们认为,人死之后有三个灵魂,其中一灵魂守火葬场和坟墓,一灵魂和先祖灵魂相聚,一灵魂在家中灵牌处。
所以他们认为万物有灵,祖先会庇护他们成长,肉体死亡之后灵魂不死,灵魂可以上天与祖先团聚。他们认为有生就有死,生死是人生的连续反应。他们对待生死是淡然的。
有首诗:万物都会死
灵堂之首黄帝老爷也会死,
踢类之首大象诗赛也会死,
禽类之首孔雀娥冷也会死,
英雄之子哈意颠古也会死,
毕摩之子毕嫫阿拉也会死,
……
虽说蛇不死,
脱壳一次便算死一次。
不是不会死,
世间哪有不死之理呢?
彝族非常注重人的死亡,自古以来就对生死观有所研究,并在毕摩的有关经书上作了记载,流传至今。布拖彝族民间有“死变占卜”和“造死”巫术,论述了人死后灵魂到阴间以人间的方式继续生活的灵魂永存论。“死变占卜”,彝族称“死青色”,彝族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变成一些事物,或变鸟类,或变蛙类,或变蛇类,或变蜜蜂,或变鸣蝉,或变星辰。因此,彝族人死后其亲属便怀着焦虑的心情到毕摩处翻阅“死变”书,看自己的亲人将变成什么事物,哭丧辞中也总是寄托死者变好的愿望:对老年人,就寄托死者不要变成鹰、狼、耕牛、骑马等,而要变成布谷鸟、大雁、粮食、吉尔等的愿望;对姑娘就寄托其变成鸟儿和鸣蝉等。
所谓“造死”巫术,彝族称“死兹”,据说一些高明的毕摩能用奇特的功能让活人的灵魂离开形体,使其暂时处于“死亡”状态,用阴间何如何好的言辞将他的灵魂引向阴间,让他目睹阴间世界和阴间社会现象,然后又用阴间如何如何不好而人间如何如何好的言辞将他的灵魂呼回人间,附于其身,让他“复活”恢复常态,立即让他描述刚才他在阴问所看到的现象,根据他的描述形成生死观。
这些巫术为彝族生死观的形成提供了一些依据。尤其是造死”巫术,为世人描绘了神奇的阴间世界,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生死观。彝族人认为:在世间没有穿耳的人,死后到阴间便失明,因此,生下来几天,便给婴儿穿耳;在世间有偷鸡、偷猫、偷狗行为的人,或父女、母子、姊妹及同姓家族男女之间发生性行为的人,身患麻疯病的人及断子绝孙的人死后灵魂到阴间时,不能在先辈的行列中入伍,永远被阴间的祖先们拒之门外,成为无家可归的漂泊者,因此,最忌偷鸡偷猫、偷狗,把偷这三类动物的人看成是最可耻的人,最忌父女、母子、同姓家族内男女发生性行为,如果发现,其亲戚家支将勒令二人自杀,最忌同患麻疯病历史的人打亲家,最蔑视断子绝孙的人,致使“断根人’’这一词语成为侮辱人格程度最深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续了重男轻女的思想;死时丧服多的人,在阴.间就不必为制服而忧虑,必然要清闲些;死时尸体含金带银去的人,在阴间就会成为贵人,因此在老年人断气之时,总是在老人的嘴里投入一粒纯金或白银(除穷人外);带牛而去的灵魂到阴间就可多开垦荒地,增加土地,增加收入,因此给老年人办丧事时总是喜欢杀牛,为他在阴间开垦荒地作准备;在世间打过父母的人,在阴间必将受人蔑视,因此彝族人十分孝敬父母。
总之,以“造死”巫术和“死变占卜”为基础,形成了彝族传统的生死观念,并以此形成了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行为标准、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